喜欢过这些节日的家庭, 培养的孩子容易幸福, 活出仪式感很重要
方方有一天在和邻居讨论自己家里都过什么节日,邻居说她家什么节日都过,母亲节、中秋节、圣诞节等等,而方方说自家里除了过年以外,什么节日都不过,因为方方平常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过节。邻居听完觉得很奇怪,过节是为了让家庭更加幸福,让家人之间的关系更好,为什么不喜欢过节呢?邻居一顿教育之后,让方方改变了观念,方方下定决心之后的时间里都抽出时间尽量过节,让全家人都开心。
调查显示,喜欢过节的家庭的幸福指数比不喜欢过节的家庭高,所以孩子生活在喜欢过节的家庭中会更加幸福。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家里过什么节日会让孩子更幸福,还能起到一些正面的作用呢?
一.父亲节、母亲节
像父亲节、母亲节这样能够让孩子懂得感恩的节日,每年都记得过其实是很重要的,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爸爸妈妈的辛苦,从而更加孝顺,让家庭气氛更融洽。孩子为爸爸妈妈准备节日的礼物,或者给予其他节日惊喜,不仅能够让父母开心,还能让孩子了解付出的乐趣。而往往有很多家庭,因为工作的原因,或者不愿意让孩子因为其他事情影响学习,这些节日都不怎么过,其实好好过,好处大着呢。
二.儿童节
儿童节对于小孩子来说,是除了春节以外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了,一年中只有这一天,是专门为了孩子而准备的节日,他们别提有多期待了。如果大人们连儿童节都不给孩子过,那孩子得多伤心啊。在儿童节这一天,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或者带孩子出去玩,让孩子有个美好的回忆,对孩子来说是很宝贵的财富。
三.春节、元旦、圣诞节
春节、元旦和圣诞节已经成一年中最热闹的两个节日了,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在这两个节日里,家长可以精心准备,让孩子感受到辞旧迎新的气氛,总结过去,展望将来,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相信很多家庭对春节都是很重视的,而元旦和圣诞节,家长往往觉得不是正式的过年,不用特别上心。但是能够让孩子感觉到幸福的节日,不是应该抓住机会庆祝才最好吗。
让生活过得有仪式感,孩子的幸福指数才能不断提高,家庭才会更加和睦,生活才能更加有滋有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