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帮: 爸爸再忙, 也要和孩子做这4件事, 孩子受益一生!

2018-01-04 12:11:37 课后,受益,孩子

实践君说:

英国着名文学家哈伯特也说过:“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父亲对孩子的作用不言而喻,特别是在创新教育、性别角色教育、人格教育方面,父亲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然而在当前生活压力下,爸爸都在拼命赚钱养家,一说到教育孩子的问题就以忙为理由,其实像很多成功人士,他们再忙也会抽出时间陪孩子,因为他们都明白,孩子出不出色,80%取决于父亲。要培养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建议父亲再忙也要和孩子做这4件事。

01、陪孩子玩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名帅气的机长,化身“埃及艳后”为儿子运动会表演,为了儿子,这么大胆的装扮不是第一次了。

他说,自己工作比较忙碌,每周在家的时间只有一到两天,所以他从不愿缺席儿子成长的每个瞬间。

心理学家麦克·闵尼指出:一天中,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男孩子,比那些一周以内接触不到6小时的孩子,智商更高。

父亲陪孩子玩,不仅影响孩子的智商、创造能力,还会影响孩子的性别意识。父亲陪孩子玩能让孩子在父亲的一言一行中学习符合“男性”的行为,从而潜移默化父亲身上的性格。

男孩拥有刚毅、坚强的男子气概,这样和从母亲那里学会的温柔、细心的品格相融合,容易成为一个有内心富裕的孩子。女孩了解与异性相处的模式,学会自强独立。

实践君建议

生活压力很大,也很理解各位父亲的辛苦,但是工作再忙,也要抽点时间陪陪孩子,回到家,少玩手机,少点饭局,带孩子动起来。

父亲可以和孩子玩的方式有:

运动、散步、放风筝、陪孩子下棋、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登山、自然探索、玩益智类游戏等。

02、教孩子承担

王哥的小孩有一天在小区的公共区域玩,不小心在别人车上划了一道刮痕。小孩跟王哥说这件事时,王哥没有直接批评他,也没有说让孩子不要说出去,而是教儿子诚挚地写了一张道歉纸条放在车窗上。

很幸运的是,车主看到小孩主动道歉的表现,不但没有追究小孩的责任,还在王哥面前称赞了他儿子这种勇敢、有责任心的表现。

父爱如山,不只因为父亲能给孩子沉重的爱,还因为父亲承担着山一般的责任。

父亲作为一个家庭的主心骨,承担了太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虽然母亲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比父亲长,但在孩子眼中,父亲依然是一个超级英雄般的存在。

如果父亲在家庭中勇于承担责任,他的一言一行、势必会影响到孩子责任感的形成。

实践君建议

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责任感的过程中,走了弯路,他们刚开始是尝试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比如收拾房间、做家务等,但其实培养孩子责任感最好的方法就是父亲的言传身教。

父亲要做一个不逃避责任的人,遇到问题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别人,这样当孩子犯错了,他才不会总去怪别人。

在培养孩子责任感方面,有一句话千万别说:“他还是个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认为自己还小,没有承担责任的约束。可是孩子终要长大,没有人可以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就可以纵容他。

03、体验职业

有一位画家,看到孩子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很小的时候,画家就让孩子去他的画室认识各种绘画材料。

周末和寒暑假时间也会带孩子一起去大自然中写生,一起看画展,让孩子充分参与到画家的职业生活中去,感受画家创作的激情与烦恼。后来,孩子顺从自己的兴趣,走上了和他父亲相同的职业。

在女主内、男主外的家庭分工中,对孩子的职业教育方面,父亲的优势大于母亲。

父亲和孩子谈职业,让其认识到不同职业的成就和辛苦,可以让孩子学会做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不会让孩子出社会以后迷茫不定。

父亲应该多为孩子创造积极、拓展性的体验机会,激发孩子的职业梦想,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实践君建议

给孩子职业教育,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而定,幼儿园时期,可以陪孩子参加一些职业体验主题活动,如“我是小小记者”,“小厨师,大美食”等。

孩子上小学、初中以后,带孩子实际参与父亲的职业中,让孩子感受到职业的不易,认清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工作方向,孩子就可以少走点弯路,才比较容易成功。

04、和孩子谈钱

曾看到这样一段话:

一个小孩问他的爸爸:“我们家有钱吗?”。

他的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将来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劳动获得金钱。”

而同样的情形,另一位爸爸回答说:我们家很有钱,都是你的。

父亲是家庭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他对钱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财商。

很多家庭觉得和孩子谈钱没必要,但是孩子的财商(金钱观、理财观)应该从小培养,教会孩子正确地看待金钱、使用金钱,以后他才会积极地创造财富,使用财富。

现在有两种错误的教育方法存在于很多父母身上,这样只会扭曲孩子的金钱观:

一是哭穷。经常在孩子面前说爸妈赚钱有多辛苦,给零花钱时说家里没多少钱了,以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勤俭节约,但孩子反倒会对金钱更加好奇,长大后可能会对金钱过于追求、贪婪。

二是有求必应。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父母从小就会给孩子零花钱。但是孩子拿了钱后就挥霍过度,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就这样形成了。

实践君建议

和孩子谈钱不应该当成一个忌讳的问题,很多国家从3岁开始就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了。

从小和孩子谈钱,教会他正确的金钱观,长大后他才不被金钱束缚。父亲可以这样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1. 告诉孩子家里的钱是哪里来的

2. 通过游戏教孩子认识钱币的价值;

3. 买存钱罐教孩子学会存储;

4. 给孩子买一本记账本,学会合理消费;

5. 鼓励孩子自己去做简单的购物,如去超市买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