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二走, 你不引导, 指望宝宝自己表演吗?
3个月左右,翻——翻出新天地
翻身是婴儿的第一个移动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宝宝自出生之后一直是仰卧的,只能看到上面的世界,当他趴着抬起头的时候,他能看到完全不同的另一幅新鲜画面。他能够用同大人一样的视线看这个世界,这样会让宝宝更积极地拓展自己的兴趣范围,有利于他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翻身的时机】
正常发育的宝宝大约在出生3个月后才能接受翻身训练。其发展的历程为仰卧翻为俯卧,再由俯卧翻为仰卧。
【翻身训练】
宝宝翻身,也需要妈妈有耐心,让宝宝在愉快中进行训练。
1、宝宝仰卧的时候脚向上扬,或者总是抬起脚摇晃。开始时宝宝不能很好地转动腰,所以只是把脚摇来摇去想要翻动身体。这时,妈妈推一下宝宝的屁股,给他一把力,让宝宝能够体验到翻过去的过程和乐趣。如果翻过去后,宝宝因胳膊压在自己身体下拔不出来而着急或哭喊时,家长可以帮他把手拿出来,以后再慢慢锻炼宝宝自己把胳膊抽出来。
2、宝宝若是总喜欢向一侧躺着,妈妈可以轻轻牵着宝宝的胳膊,往他侧身的方向拉他,宝宝比较容易就翻过去了。
3、将宝宝仰面放在床上,妈妈轻轻握着宝宝的两条小腿,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使宝宝的腰自然扭过去,肩也会转一周,多次练习后宝宝便能学会翻身。
4、让宝宝侧身躺在床上,妈妈在身后叫他的名字,同时还可用带声响的玩具逗引,促使宝宝闻声找寻,顺势将身体转成仰卧姿势。等到这一动作练熟后,妈妈再将宝宝喜爱的玩具放在他身边,并不断逗引宝宝抓碰。这样,宝宝可能会在抓玩具时顺势又翻回侧卧姿势。
【提示】
开始训练翻身时,练习时间和次数不要太长,要逐渐增加。
不要在宝宝刚吃完奶后或身体不舒服时练习。
床对刚学会翻身的宝宝而言,无疑是危险的。从床上滚下、坠落都容易使宝宝的头部受到伤害,所以家长们切不可忽视。建议父母可在宝宝的床边安装护栏,以避免宝宝在享受翻身乐趣的同时,而遭到意外。
6个月左右,坐——视觉新发现
宝宝到了六七个月大时,脊部、背部、腰部已渐渐有力,因此从翻身到坐起是连贯动作的自然发展;通常宝宝会先靠着呈现半躺坐的姿势,接下来身体会微微向前倾,并以双手在两侧辅助支撑。宝宝会坐得稳了,表示其骨骼发育、神经系统、肌肉协调能力等发育渐渐趋于成熟。
【坐的时机】
一般来说在宝宝四个月左右,父母可用手支撑宝宝的背部、腰部,让他维持短暂的坐姿。到了六七个月开始学习坐稳时,父母可在宝宝的面前摆放一些玩具,引诱他去抓握玩具,渐渐练习放手之后也能坐稳。
【坐的训练】
1、4个月时练习拉坐,于仰卧时妈妈握住宝宝双手腕部,慢慢将其从平卧拉到坐位,然后慢慢放下,连续几次。
2、5个月时可练靠坐,靠沙发背或父母胸前坐,也可在床上用枕头垫住背部或两侧(以防倾倒)进行训练,因开始靠坐时婴儿常向前倾或侧倾,5个月左右已可挺直腰背,并可慢慢离开依靠物,脱空稍坐片刻。
3、6个月时可在婴儿前面放置玩具,让他自由抓取拿在手中摆弄玩耍,此时宝宝不用依靠物,通常也能坐得很稳了。
【提示】
开始训练每次几分钟,逐渐延长至10分钟。
父母可将宝宝坐的空间用护栏围起来,且可放置玩具让宝宝有兴趣坐起来。
不要让宝宝采取跪姿使两腿形成“W”状或将两腿压在屁股下,如此都容易影响将来腿部的发展,最好的姿势是采用双腿交叉向前盘坐,盘坐支撑面大更容易坐稳。
7-9个月,爬——爬出聪明宝宝
宝宝学会爬行,四肢的运动功能和全身的协调能力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宝宝通过爬行,拓宽了视野,对外界事物接触得更多,有利于促进感知觉的发育,进而促进婴儿大脑的发育和智力发展。
【爬的时机】
宝宝在7个月到9个月时,稍加训练就会爬了。爬行的姿势有多种,一开始可能蠕动着爬,倒着爬、匍匐爬、横着爬、到熟练之后,才会膝盖爬、手膝爬。这些都是正常的。
【爬的训练】
1、让宝宝俯卧,在他面前40公分的地方放一个新颖玩具,他需要用一点身体移动的力量才能拿到。家长用语言鼓励他去拿。如果他能自己用一点力量就能“够”到这个玩具,可以让他玩一玩这个玩具,使他有成功感。
2、把玩具放到再远一些,约150公分的地方,鼓励宝宝来取(用语言和动作表示鼓励)。他如果不会向前,家长可以用手掌推动宝宝的双脚,轻轻给他助力让他向前爬。也可以由家长在他前面用玩具逗引他向前爬,家长逐渐后退。这样做的好处是目的物比较近,兴趣会大些。
3、爬越障碍,妈妈在地垫上放个枕头、让宝宝爬过去,增加爬行的难度会更有乐趣。
【提示】
如果宝宝不向前爬,而是从俯卧一下子就变成坐姿或仰卧,也不要批评,可以等些时候再训练。
有时宝宝不愿爬,可能没有给他机会,整天在床上、小车上、围栏里,或场地太小,爬不开,需要给宝宝创造机会,扩大训练场地。
经常对宝宝的活动区域进行的清理;有台阶的地方要加上防护栏。
10-15个月,走——迈出人生第一步
宝宝的蹒跚学步就是迈向独立的关键第一步。有一天,宝宝靠着沙发站着,或者他正扶着沙发边挪动,接下来,他会犹犹豫豫地朝着你伸开的双臂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从此小宝宝一发不可收拾,开始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走的时机】
宝宝要先学会坐、翻身和爬,到10个月左右时才能扶着东西站立起来,所有这些动作,都是忙于发展整个身体的协调性和肌肉力量。多数宝宝在12个月左右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到14或15个月时,他就已经走得很好了。
【走的训练】
1、到宝宝5个月左右时,家长扶着他在你的大腿上蹦一蹦了。在此后的两三个月里,宝宝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这样蹦了。这项运动以及翻身、坐起和爬行,都会使宝宝的腿部肌肉力量不断加强。
2、到10个月左右时,宝宝大概开始能自己扶着家具站起来了,所以,一定要确保宝宝能接触到的东西都是牢靠稳固的。
3、经过两三个星期掌握了这种站姿后,可以鼓励宝宝从一件家具移向另一件家具靠着。还可以让宝宝松开手,不扶着东西独自站上一会儿了。
4、双手扶着宝宝,让宝宝蹲下来,把一件掉落在地上的玩具捡起来,这需要宝宝学习弯曲膝盖,妈妈要保护着他,让他有信心,很安全地捡起玩具。
5、到12个月大时,宝宝很喜欢走了,但此时大多数宝宝还不能独自走,而是要大人扶着腋下,向前走,这是家长最为辛苦的一段时间。
6、到宝宝14个月大时,妈妈可以站或跪在宝宝面前,伸出双手,鼓励他向你走过来。或者你也可以拉着宝宝的两只手向自己这边走。宝宝可能也喜欢在走路时扶着小推车或可以扶着走的玩具。你要选择坚固可靠、支撑底座比较宽的学步玩具。
7、到15个月大时,3/4的宝宝都已经能自己走路了,只不过还是摇摇晃晃的。家长应让宝宝在自己一臂之内,只要有危险,可以及时保护宝宝。
【提示】
美国儿科学会极力反对使用学步车,因为有学步车宝宝就能非常容易地四处走动,这可能会影响大腿部肌肉的正常发育。而且借助学步车,宝宝还能够到平时够不着的东西,非常不安全。
如果妈妈固定坐在一处不动,宝宝会以你为起点或终点,走来走去,但当你走动时,你会发现宝宝可能坐在地上了,因为当你不动时,他会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