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表达能力有多重要? 这些熟悉的场景让你看清

2018-01-05 05:48:36 表达能力,熟悉,场景

什么是鸡同鸭讲?我正在厨房里忙着午饭,突然听到“磴”的一声闷响,提着菜刀提着心我三步并两步跑到客厅,看到刚刚自己爬起来的大宝,一把拽过来窝在怀里:“是不是摔了?磕到没?磕哪儿了?”大宝强忍着身体某处的疼痛手指迅速地指向茶几边缘,望着我定定地说:“这儿!”

这样的场景当父母的你是否似曾相识?再往下看:

场景一:这天我带大宝去玩滑梯,爬上滑梯的大宝正背对着我,突然,前一秒好像还弯腰捡东西的他直起身来就准备向对面的小姑娘挥拳,我赶紧起身跑过去制止住:“不可以这样,你玩你的,为啥要动手?”结果儿子还没开口,小姑娘就奶声奶气地指责道:“他推我~他推我~”这时旁边一直戴着耳机的小姑娘的奶奶也站出来了,狠狠地说:“我看见了,我家宝宝在那站着,没有动他,他过来就推她。我还看见他在地上捡东西吃了!”这位奶奶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着实让我头皮一阵发麻,毕竟在滑梯上面推搡别的宝宝可是非常危险的举动。于是我转向大宝厉声问道:“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推她?”本来只是随口一问以为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谁知大宝言辞恳切一脸委屈地说:“我在台阶上站着准备跳呢,她把我推下来。我都说了不要推我不要推我,她还是把我推下来摔倒了。”这时那位一直戴着耳机的奶奶只对自己家的小姑娘了说了句:“你怎么能推人家呢?”然后抱起孩子满脸悻悻地走了,临走还留了句:“你们这小家伙这面部表情真丰富,小嘴真能说!”

背对着孩子,我根本没了解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面对对方的指责,虽然我觉得自己的孩子还不至于熊到她口中的那种程度,但如果不是大宝开口说出事情经过,我就只能信别人的嘴伤自己孩子的心。

场景二:冬天到了,小区里的小喷泉关了,里面的水也被放干了。喷泉池子位于小区中央地带,日晒时间很长,周围又有一圈座椅,所以这里自然就成为大人们遛娃的理想场所。有天挺巧的,楼下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就只有大宝一个男生。因此,他被孤立了。小女生们都爬进池子后,大宝也想跟着进去,结果被小女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怼出来了。“哼,你不可以进来。”“对,这是我们的地方。”“我们一起玩,不跟你玩”……大宝只得站在池子边发愣。看到这幅情形,我也只得硬着头皮去帮他:“这里是公共场所,他为什么不能进去呢?”我刚一说完,大宝像是立刻被激活了,大声说到:“对呀,这里是公共场所,大家都可以在这里玩的,我们一起玩吧?”池子里面带头的小女生想了半天,也重复到:“这里是公共场所,我们一起玩吧。”

虽然通过之前的阅读自己对男女生的语言能力差距有所了解,但在现实中遇到如此场景也确实让我感觉到棘手(帮他怕管太多,不帮又怕他产生孤立无援感)。大宝明显是这群孩子最大的,但却被说的哑口不言。尽管他是在我开口帮他以后才想起说出我之前教过他的话,但是如果我要是没教过呢?他自己又会笨拙窘迫到何种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