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去给孩子检测微量元素了, 不准确! 老医师教你自己看孩子缺啥
生孩子的时候,一般医生都会告诉你,到孩子六个月的时候要去做一次微量元素检测。
为什么呢?
因为宝宝前六个月一般都是纯母乳喂养,不会出现缺微量元素的情况,而六个月之后,宝宝会加辅食,加辅食的话就会出现加辅食不全面或者不及时的情况,那么就会导致部分微量元素缺少。
我们是否需要去做微量元素检测呢?
我有几个朋友正好从某三甲医院负责这一块,她们跟我说,其实宝宝根本没必要去检测,而且即使检测了也只能是作为一个参考,根本不权威不准确。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什么是微量元素呢?微量元素就是我们体内占我们总体重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碘、硒、锰等,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铁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虽然钙是宏量元素,但因为钙的代谢障碍在婴幼儿期的宝宝中较常见,所以,在目前的微量元素检测项目中,钙也是其中必查的一项。微量元素占我们体重的这么点,靠那些机器、靠几滴血是根本检测不准确的。
既然我们没有必要去给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测,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孩子缺什么微量元素呢?听听医生怎么说吧。
1、锌缺乏:厌食,生长发育慢表现:食欲降低是婴幼儿缺锌的早期表现之一。缺锌的孩子味觉减退,对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复感冒或腹泻;易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缺锌还会损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现厌食。
富含微量元素锌的食物:生蚝、山核桃、扇贝、口蘑、香菇、羊肉、葵花子、猪肝、牛肝等。
2、铁缺乏:贫血,注意力下降表现:缺铁性贫血对于育龄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影响非常严重,重度缺铁性贫血可增加儿童和母亲的死亡率。缺铁会损害儿童智力发育,使婴幼儿易激动、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还可造成儿童、青少年注意力、学习能力、记忆力异常。铁缺乏的幼儿,铅中毒的发生率较无铁缺乏的儿童高3-4倍。
富含铁的食物:动物性食物,如肝脏、血和瘦肉;豆类、绿叶蔬菜、红糖、禽蛋类。人乳的铁吸收率高达70%。
3、钙缺乏:发育不良表现:钙是儿童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之一。快速成长中的婴幼儿长期摄食钙过低并伴有维生素D缺乏,日晒少,可引发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牙齿发育不良。
富含微量元素钙的食物: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
4、碘缺乏:智力低下表现:缺碘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儿童可表现为体格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严重的可导致呆、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