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未满月就不尿床, 3个月不到却脱肛1个多月, 医生一句话婆媳闹冷战
小静的女儿出生3天时,婆婆说孩子出生三天把尿,再大些就“识把”,就能从小养成不尿床的习惯!小静担心孩子太小会有闪失,坚决不让婆婆把尿,并告诉婆婆有纸尿布,没必要这么早就把尿!
更何况给宝宝过早把尿会伤害宝宝的排尿系统,小静觉得婆婆坚持把尿无非是不想多洗几次尿布!婆婆是个固执的女人,说一不二,小静虽然三番五次阻止婆婆,可婆婆依然坚持己见!就这样,婆婆每天坚持给女儿把尿十几次,每次宝宝成功尿出都会欣喜的向小静示威:当初,我要把尿你不让,看看,现在怎么样?是不是越来越识把?
小静只能无奈的摇头,不想闹僵的小静看着婆婆歪歪扭扭的让宝宝垮在她腿上的表情难过极了,如果宝宝不尿,婆婆就会责怪女儿。有时候,把尿时没尿,刚放在床上却尿了,婆婆就更火了,所以坚持每隔十分钟把一次。
就这样到满月时,婆婆总能把握女儿的尿点。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在一个月后发生了,小静尝试像婆婆那样把尿,结果意外发现女儿大便时随同大便出来一块红红的肉球,看上去是脱肛的节奏!
小静立即驱车带女儿就医,没想到医生的一句话让小静恨透婆婆!医生说把尿频率太高导致孩子严重脱肛,要么手术治疗要么静养短期内不许再把尿!
小静这几天很烦,3个月不到的女儿却已经脱肛1个多月了,一直没有改善。每次大便,女儿都会撕心裂肺的哭喊。随同大便出来的是一块血红的肉蛋,每次看到这里,小静就恨极了婆婆!
什么是脱肛?
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垂。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若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
引起脱肛的原因有哪些?
1.解剖因素
发育不良幼儿、营养不良患者、年老衰弱者,易出现肛提肌和盆底筋膜薄弱无力;小儿骶骨弯曲度小、过直;手术、外伤损伤肛门直肠周围肌或神经等因素都可减弱直肠周围组织对直肠的固定、支持作用,直肠易于脱出。
2.腹压增加
如便秘、腹泻、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排尿困难、多次分娩等,经常致使腹压升高,推动直肠向下脱出。
3.其他 内痔、直肠息肉经常脱出,向下牵拉直肠黏膜,诱发黏膜脱垂。目前,引起直肠完全脱垂有以下两种学说。
①滑动疝学说 因腹腔内压力增高及盆底组织松弛,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处直肠前腹膜反折部被推向下移位,将直肠前壁压入直肠壶腹,最后脱出肛门外。
②肠套叠学说 套叠始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在腹压增加,盆底松弛等因素影响下,套叠部分不断下移,最终使直肠由肛门外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