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 答案说出了很多父母的心声

2018-01-20 21:03:50 心声,年轻人,说出

猫爸有位同事,前段时间女儿病了,白天他要上班,晚上女儿发烧他还要时不时起来看看,给孩子量体温、喝水、吃药,几天晚上都没睡好觉。好不容易孩子病好了,结果刚上幼儿没两天又生病了,又烧到了39度。同事崩溃的抱怨说,如果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他绝对不会要孩子了。这话也引起了身边几个同事的共鸣,边上那个孩子上中学的妈妈说:我每天要陪孩子写作业到11点多、还要收拾屋子给孩子洗衣服,每天很少有12点之前睡过觉的。

可怜我们身边的那两个90后,本来打算结了婚就生孩子的,但是天天听我们这些“老家伙”抱怨后,决定还是先玩几年再生吧。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是什么让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

先说生孩子,没在大城市里生过孩子真的无法体会那种绝望。当年猫妈生孩子要去建档,刚到妇产医院门口就看到一排小凳子,当时我们还很奇怪这是干什么的,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是排队建档的,周一8点开始,而那天我们看到的时候是周六的早上,也就是说他们提前两天两夜就过来排队了。后来我们又找了两家医院,这些医院更加“人性化”,直接挂个牌子说9月份之前的号已经没有了,而当时只是4月份。

很多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天天抱怨不舒服,怀个孩子太辛苦了,真的希望他马上生出来。听了这话后猫爸经常呵呵一笑,跟生孩子和养孩子比,怀孕那点事儿真不叫事儿。先来看看一组数据,在英国《母婴》杂志中,从孩子出生到4个月间,年轻妈妈平均每晚睡4小时;等孩子长到18个月,她们的睡眠才能爬升到可怜的5小时。没有体会到长期整夜睡不好觉的人真的无法理解那种滋味,难怪有个刚生过孩子的妈妈感叹,我现在最想要的就是能够安安静静的睡上一整夜的觉!

而在中国由于“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不少家庭带孩子的重担依旧落在女性身上——俗称为“丧偶式育儿”。可怜这些妈妈为了要个孩子,要遭受因为在育龄难找工作,怀孕时容易被离职、在家里全职带孩子还被人嫌弃不赚钱、有了孩子后难谈什么事业等种种不公的待遇。有的时候猫爸真的很心疼这些妈妈们,真的太不容易了!

而对于少数有正式工作、有产假的妈妈来说,休满产假谁来带孩子又是个难题?找老人带呢,怕老人观念老教不好。自己带呢,房贷、车贷的就靠老公一个人赚钱还也不现实。于是年经的父母们就天天活在这种焦虑中。但是如果父母身体不好或者是早去世了呢,那才叫真苦呢!猫爸身边就有两个这样的同事,天天上下班都是急匆匆的,我们都叫她们风一样的妈妈。

拉拉扯扯终于盼来了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刻,但是很多父母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迎来了新的挑战——找幼儿园。公立的,猫爸有个同事家附近有个,还不错,结果他一问,名额都已经排到5年后了。私立的,她们家边上有两个,一个前一段时间出事儿了,一个一个月4500。最后没有办法,她选择那个4500的私立幼儿园,这样三年光学费16万就没了。

然后好不容易幼儿园读完了,憧憬着孩子上小学不交学费的好日子,结果发现想让孩子上个好学校,就得买学区房,再一打听学区房几万十几万一平。而那些在大城市无房无户口的父母,孩子上小学就更让他们崩溃了。

上了小学后,家长就算正式入“道”了,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无数的家长和孩子奔波在各种兴趣班中。这不但花了父母大量的时间和经历,报兴趣班的钱也是父母一个沉重的负担。俗话说“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暑假来临,才是焦虑的父母们比拼财力的时刻。一份暑期消费的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一的孩子暑期花掉了5000元至10000元,近两成花费过万。难怪有妈妈感叹“月薪3万也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然而,我们这些父母为培养孩子投入这么多,我们的回报是什么呢?数据显示,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老养小”,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就在昨天猫爸的一位亲戚还跟我抱怨,自己一大半的工资都用来贴补儿子了。不但要为他们还房贷、还要给孙子交学费,甚至他们的生活费我也要出一部分。

就在我和同事在那里抱怨养孩子花太多的钱,不划算的时候。边上有个女同事质问我们,你们忘记算了一笔账,孩子给你们带来的欢乐呢!这位同事说的也是事实,难怪社会学家们打趣道:“孩子感情上珍贵无比,经济学上一文不值”。那么谁会为这感情花上上百万以及自己的一生吗?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