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的提醒: 其实孩子喜欢打人, 主要因为家长有这2个坏习惯
文|秘籍君
上个月,一个多年未见的表姐来家做客,带着她刚满三岁的儿子。孩子很闹腾人,表姐刚和我没聊几句,孩子就过来缠着表姐。表姐就哄着让孩子自己去玩,因为孩子太过顽皮,把家里放在低处的东西,都当作玩具,扔得满地都是。表姐看不下去了,觉得应该好好教育一下孩子。没想到表姐刚刚板起脸打算教育孩子,孩子抬手就往表姐身上打,比表姐还生气、委屈。场面一度尴尬......事后表姐说,作为带孩子的过来人,孩子的行为和家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孩子喜欢打人,主要因为家长有这2个坏习惯,一旦有了这些坏习惯,孩子真的是越来越难教。
把孩子打人当作是可爱
孩子喜欢打人,并不是从一出生就是这样的性情。孩子打人肯定有最开始的那个阶段。孩子在成长的阶段,肯定会有打人或者试图打人的这种行为,这是孩子正在探索的过程。但是,孩子出现打人这样的问题,家长就要立马给予指引,不能展现出高兴的样子“看孩子会打人了,看起来很可爱”。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打人这一行为很可爱,甚至会让孩子反复重复做打人的动作。所以,家长最好不要有“孩子打人是可爱”的思维习惯。
强硬手段处理问题
有些家长自己就喜欢用强硬的手段解决问题,因为这样总是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手段强硬,但见效快。这种崇尚用“快”的方式解决问题,很容易让孩子受到感染。当孩子遇到不满的事情,就更容易用强烈的反应去反抗,比如打人。所以,孩子喜欢打人,家长就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平时暴躁,处理问题的方式太过急躁,才导致了孩子遇到事情也没耐心,就想动手打人。
孩子变得有攻击性,只要不高兴就打人。一是受到亲近的人,行为举止的影响,模仿有攻击性的行为表达自己。二是在孩子做“打人”的尝试时,家长没有当回事儿,只是觉得这种行为非常可爱,没有及时地制止、引导。其实孩子喜不喜欢打人,主要取决于家长对孩子打人这件事的态度如何。大人只要觉察到孩子的做法有问题,就要严厉指正教导,否则只会越来越难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