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情况下不能打孩子, 家长再生气也要忍着, 不是危言耸听
文|文儿
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们都会用到“打”这种方法,毕竟有时候小孩子真的很调皮、太捣乱,不过这几种情况下,家长最好不要打孩子,很容易适得其反,不仅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甚至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有的孩子会因此变得更加叛逆,有的孩子会因此和自己家长关系疏远。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家长伤了孩子的心,可是今后生活中家长再努力去弥补都无济于事的。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不恰当的场合不能打孩子。
当着外人面的时候
不管是当着自己的邻居,孩子的朋友同学,或者是在一些公共场合,如果孩子做错了一些事,家长很生气,甚至想当时就打孩子一顿。这时候家长也要忍着,要知道你打孩子一顿,可能你消气了,可对孩子来说“面子”的事就都丢了。小孩子和大人一样,他们也是要面子的,如果家长当着外人面打孩子,不仅不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激发孩子对你的“敌意”。这时候孩子不会想着是因为自己做错事所以家长打他,他会想着家长就这样肆无忌惮的打他,简直是太不可理喻,孩子就会更叛逆。
家长可以想想你小的时候,如果你做错事,你的爸妈当着你朋友同学的面打你,你是什么感受?你当着外人打孩子,孩子的感觉就和你一样,所以家长一定要记住,再生气也不能当着外人面打孩子。
孩子正在很专注的做一件事时
孩子做错事情了,家长很生气,甚至想打孩子,可一看孩子却在很专注的做着另外一件事。这时候你会怎么做?不管你多想打孩子一顿,都先把自己想打人的手收起来。让自己平静一会儿,也让孩子专心的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做完。如果这之后,你还是很生气的想打孩子,那再说。其实,往往是“等一会儿”之后,你会发现孩子做错的事似乎也不是就大恶不赦,甚至你会感觉孩子做错的事也很正常,毕竟谁都有犯错的时候。
家长要知道,孩子正在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原本家长打断孩子就是不对的,对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负面影响会很大,更何况打断孩子还是因为你要打孩子,那就更要不得了。
晚上睡觉之前
孩子睡觉之前,如果刚被家长训斥过,可以说孩子的心情会非常糟糕。孩子如果再带着糟糕的情绪入睡,这种不好的感觉甚至会加倍。良好的睡眠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很重要,如果孩子睡前哭泣过,那他的睡眠质量肯定就会受影响。家长要注意,孩子睡觉之前,也不能打孩子,让孩子保持一份好心情去入睡,有什么事就等孩子睡醒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