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不想生二胎的年轻人, 究竟因为什么?
导语:俗话说得好:生孩子易,养孩子难,谁生孩子谁知道,不生孩子凑热闹。
近来,各类媒体纷纷报道说,“我国二孩出生数超过一孩,为什么年轻人连一孩都不想生了?”引来众多围观者,而且众说纷纭,甚至一些专家也上前一步说话。
曾有人分析说,这种状况不同程度的拖累了经济的预期发展,同时还举出了一些案例。
譬如说,当初曾看好所谓“二胎红利”的贝因美和承德露露两家企业,原本想乘一乘大力发展二胎事业的东风,借此提升一下业绩,谁成想计划落空了,业绩不升反降,而贝因美甚至预告上年度预亏8∽10亿元,或有退市风险存在。
但说来说去,七嘴八舌的,莫衷一是。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我就奇了怪了,商家想方设法地要赚钱,这没得说;某些部门想调控促进健康发展,这也没得说;想当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早日抱孙子,这还没得说;而一心想要生个孩子却又怎么也生不出来的人想早日圆满,这更没得说,可你说自己既不打算生,或者又到了生不了的时候了,还跟着瞎起什么哄呢?
本来嘛,一个生孩子的事儿,终究是想要生孩子的人,或者是还能生的人说了算的事情,又不关别人的事儿,是不是?
人总是好奇,我和我的一群年轻朋友们也很好奇当下的这个所谓的热门话题。
朋友们年龄大都在30岁上下,最小的也已二十七八,最大的也不过三十五六岁。大家都是正当人生的好时候,都有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均也成家立业,有多半的人生了头胎,孩子大一点的已然上小学了。
一日,大家闲来无事,兴之所至,欢聚一堂,难免八卦一阵儿,自然而然地也来瞎参合了一下子“二胎话题”。
可是,当大家聊这个话题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了。一阵笑声过后,又是清一色的摇头,犹如拨浪鼓似的。
朋友们都是清一色的研究生,自然会短话长聊,浅题深解,发言的发言,整理的整理,记录的记录,竟也聊出了一些七长八短,大体归纳如下。
首先,生育二胎成本高。
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不论养育过孩子没有,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本帐。
物质成本太高。生个孩子从小到大得花销多少,得以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来算,最少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以至于更多版本的算法,各自都有理,却无法统一口径。但有一点是异口同声地结论,“二孩背不动,太累”。
非物质成本更高。比如说,每天起早贪黑地照顾孩子,付出多少尚且不说,孩子总会生个病吧,总会给孩子择个校吧,总会担忧被人欺负吧,这个总会,那个总会,这得多高的精神成本啊。大家谈着谈着,果真就有了那么点儿“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概。
其次,观念改变不想生。
时代不同了,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年轻一代更是不一样了,有些观念甚至具有颠覆性质。
随着核心化家庭的普及,所谓养儿防老的陈腐观念早已打破。尽管上了年纪的人依然抱残守缺,希望多子多孙,但毕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只好独自去消化吧。
年轻人的认知很到位,许多人认为父母和孩子,谁也不是谁的附庸,谁也不是谁的祖宗。我尽养育的责任,你尽成长的义务。养育孩子是为了让孩子离开,好自己振翅高飞;而离开父母远行则是为了证明自己能行,让父母在家放心等等。
至于想要生个男孩传宗接代的观念更是趋于淡泊,许多年轻人倒是希望自己能够生个女儿的好,这不仅是因为养育男孩成本更高,更在于生个女儿知冷知热,自己到了晚年也好得济于女儿。
第三,保持现有生活水准。
许多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是一代不如一代,大多好吃懒做,只会享受不会奋斗。此话差矣。
实事求是地讲,说这话的人,实在是一种偏见。当今时代的年轻人都是好样的,他们观念新、行动快、勤学好思、有冲劲儿。
他们比起上一代人更懂得生活,也更加会生活。所以,大多年轻人不愿意效仿上一代人的刻苦耐劳、抠抠索索过日子的陋习。
如果孩子多一个,就是增加了一份的遭罪,有了孩子一定是会被拖累的。每一个人都不是纯粹为了孩子而活着的,假如离开孩子活不下去的话,那一定是做父母的出了问题了。
第四,两个孩子难平衡。
这尚且不说养了二胎谁来照看,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有的愿意帮忙,有的还不一定顾得上帮这个忙。即使愿意帮忙,年轻人们也会担心老人们现代知识欠缺,带不好个孩子。
这样的话,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说,还影响了与上一代人亲子关系的正常维系。,
雇个保姆吧,的确也是个难事儿,价钱出奇的贵不说,人品你又看不见,咋能让人放心呢?
更让人放心不下的是,许多人家因为生了二胎,两个孩子争夺父母之爱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有的还闹出人命来的恶性事件也非鲜见。
这样一算计的话,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既搭钱又搭人的去生养个孩子,弄不好养成一个白眼儿狼,可就真的是不划算。大家一旦议论到了这个话题,难免平添些毛骨悚然的感觉。
第五,事业发展压力大。
向上之心,人皆有之。特别是处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背景之下,能够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实属不易,必须持之以恒,不断投入,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进取,跟上时代飞快的脚步,追赶日新月异的新科技,才有可能不被淘汰。而这恰恰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久久为功的。
第六,还有,还有……。
而对于广大劳动大众来说,一方面是房价高,物价高,代价高,这个高,那个高,与之对应的却是收入低,地位低,能力低,这个低,那个低。许多人养家糊口都难,更遑论多生孩子了——一个已经不少了。
都说农民工抛下孩子,外出打工对孩子成长发展极为不利,特别是屡屡发生留守儿童被欺侮的事件,确实令人痛心。可话又说回来,天底下那个做父母的不疼惜自己的孩子,不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衣食无忧的过安稳日子。
孩子不留守又能怎地,饭总是要吃的吧?钱总是要挣的吧?家总是要养的吧?
唉……我们谈论的话题说得有点远了,还是就此打住吧。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我辈虽为一介凡人,尚有忧国忧民情怀实属可贵,但精神固然可嘉,然而却又力薄势单,也只能是坐而论道了。
罢了罢了,生也好,不生也好,各自拿主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