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难道不希望和孩子亲密无间吗? 那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文|文儿
相信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爱的培育下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作为父母你有偷看过孩子的书包吗?你偷看过孩子的日记吗?你有偷偷的拉开过孩子的抽屉吗?或者你有偷偷的想知道孩子的小秘密吗?
有的父母也许会说,这样做也是为了孩子啊,如果不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或者他的一些事情是不是正确的,那怎么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然而事实证明,这种行为,往往会伤害到孩子,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使孩子产生敌意和反抗,孩子也会因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而采取更极端的措施将其保护起来,把自己的心紧紧锁住,导致亲子关系被破坏。
你开启了孩子的秘密世界,你也锁住了孩子的心
囡囡的妈妈最近十分焦虑,因为她发现女儿囡囡最近有早恋的倾向,妈妈一下子慌了神,由于孩子正在小升初时期,没有说,但妈妈一直担心孩子上了初中后,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早恋,一不小心走错了路,于是,囡囡妈妈开始在上学的路上尾随孩子,甚至在孩子睡觉后,偷偷的看孩子书包和日记。
一次,妈妈刚打开女儿的日记本,被起夜上厕所的女儿发现了,女儿很生气的抗议,却被妈妈一句话怼回去:“我是你妈妈,有什么我不能看的啊。”在激烈的争吵中,囡囡一气之下把日记本撕碎了,然后夺门而出。从那之后,女儿囡囡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然而妈妈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问题的根源。
我们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也可以看到,茜茜主动写日记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而妈妈却把看孩子的日记当做理所当然,甚至还要检查,于是茜茜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般心灰意冷,后来茜茜就准备两本日记,一本给妈妈看,一本写给自己看。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强调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人格发展进程,方方面面都要落实,要把孩子当作一个亲密无间的朋友来对待。但是对于空间,我们有给过孩子足够的尊重吗?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接受让孩子自由使用自己的空间呢?
亲情不掉线:尊重孩子的隐私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边界,就如一座“心理围墙”。自己在围墙之内才会觉得安全,而一旦有人强行进入到自己的领地,便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应激。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的心理边界老是被打破和侵入,就会很容易丧失掉安全感和信任感,激起内心的反击。当孩子的日记上了锁,当孩子坚决不肯透露自己的QQ密码,当孩子把自己的物件所在了自己的抽屉里···这都是孩子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体现,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前奏曲,有位名人说过,没有隐私的孩子是长不大的。
如果像前文中说的母亲那样,去窥探孩子的隐私,这无异于在敲打一个花瓶,让孩子的心碎了一地。一旦双方形成隔阂,再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就困难了,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不能说的秘密,尽管孩子内心的那个秘密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些都代表着孩子的成长,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所以,作为父母,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
可能有父母会说,那难道孩子的事,我们就不能关心了吗?就由着他?其实,尊重孩子隐私不是这个意思,对于孩子的事情,要过问,但要明确指导思想,讲究方法。当你用语言和行为去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同样尊重你,从而把你当作他的好朋友,当他们遇到什么事或者心中有秘密和困惑的时候,就会有可能主动向你说起。
让孩子拥有隐私,这是亲子关系和谐,获得孩子信任的基础,你越尊重孩子的隐私,你与孩子的距离也就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