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女婴因溢奶死亡! 儿科医生教你5大必杀技防止宝宝溢奶
2014年9月16日,一名4个月大的女婴前晚被父亲发现趴卧棉被上,全身瘫软、脸部发黑,口鼻留有奶水痕迹,父亲紧急抱往医院急救已回天乏术,检警昨天相验分析为溢奶窒息死亡,家属非常哀痛。 警方调查,死亡女婴有个双胞胎的妹妹及3岁的哥哥,父亲因车祸行动不便,在家里休息当奶爸,前晚母亲外出工作,父亲为双胞胎女儿喂完奶后,把女儿放在棉被上仰睡,自己也在一旁休息。 晚上8点多,女婴的父亲被女婴的哭闹声惊醒,查看才发现女婴趴卧棉被上,口鼻被棉被掩住,四肢无力、脸部发黑,吓得连忙抱往医院急救,已回天乏术。 检警昨天相验,女婴没有外伤,分析女婴翻身成趴睡状,突然溢奶又无法翻身自救,导致吸入性急性肺水肿合并姿态窒息死亡。家属难过自责,没有异议。
大多数宝贝都存在溢奶的现象,溢奶虽不算什么病,也不会影响婴儿体重、身高的增加,但溢奶量多时,容易使奶进入气管,导致呛咳、吸入性肺炎,以至窒息,或因溢出的奶流流入耳内引发中耳。所以奶爸奶妈们切不可大意哦!
什么是溢奶?
宝宝吃奶后如果让他马上平卧在床上,奶汁会从口角流出,甚至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喂奶后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会明显减少,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
宝宝溢奶的原因:
①小婴儿的胃呈水平位置。胃有两个开口。胃的入口与食道相连,出口与小肠相接。胃的入口处肌肉较松弛,而出口处的肌肉发育较完善,相对比较紧张。奶汁进入胃后,往往容易经入口反流到食道,经口腔溢出。
②小婴儿神经调节功能发育不完善;
③喂养方法不当,如吸奶过急或喂养姿势不当,吸入过多空气等;
当然也有可能是让宝宝吃的太多了,这时候的溢奶就是吐奶了,一定要把握好小宝宝的食量 。
婴儿溢奶怎么办?
婴儿溢奶属正常生理现象,不需特殊处理。为了减少溢奶应注意不要在婴儿哭闹后立即喂奶,因为哭闹能吞入空气,是溢奶的直接原因,也不要让婴儿吮空奶瓶,更不要用吮奶瓶的办法哄宝宝。
喂奶后可将宝宝轻轻抱起,让他伏在大人肩头,轻拍背部,如能打出饱嗝,就能防止溢奶。喂奶后应根据摸索的规律放置一个合适的体位,开始可右侧卧位试起,观察是否吐奶,如不吐则以后就采取这个体位。
具体步骤,爸妈可以参考一下:
首先:喂奶时要将宝宝抱起来喂奶,不要睡着喂奶;
其次:喂奶过程中要间断拔出奶头,让宝宝喘口气,稍稍调整一下,然后继续喂;如果母乳喂养,在母乳多的情况下,妈妈稍压乳房,减缓乳汁流出速度,让宝宝能吸一口,咽一口。如果是人工喂养,喂奶时一定要将乳汁充满奶头,一般要求奶瓶应倾斜45度以上,千万不可将奶瓶平放,奶头中一半是奶,一半是空气,这样宝宝吃进很多空气。喂完后,宝宝在排气时,很容易将奶带出。
最后:喂完奶以后,应将宝宝抱着竖起,轻拍其后背,让宝宝将咽下的空气排出后在放平睡下。
另外,爸妈也要注意宝宝溢奶时的一些细节:
1、喂奶前先将尿布换掉,喂奶后不要再翻动宝宝的身体。
2、宝宝躺下时头部应略微抬高,身体应保持右侧卧位,这样就使胃里的奶汁能顺流而下,通过幽门直达十二指肠。
3、在宝宝的颈部围一条小毛巾,使呕吐物不会流到颈部刺激皮肤(呕吐物中往往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引起颈部皮肤糜烂。
4、每次喂奶以后,都要把宝宝竖起来轻轻拍背,等嗳气后才能躺下。 如果溢奶后,宝宝出现呛咳、面色发青,口唇发紫,应立即将他俯卧于膝盖上,头朝下,用力拍背。待婴儿面色恢复后,立即送往医院,给以进一步处理。
5、对溢奶十分严重的宝宝,在躺倒时上身宜抬高30度,并且在每次吃奶前10—15分钟口服1: 5000的阿托品2—3滴,使胃的出口处肌肉放松,以利于乳汁流入十二指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