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种家庭出来的孩子最容易成为老好人, 看你是不是?
2018-05-20 08:16:43
老好人,是不是,成为
文|文儿
丽丽家的女儿四岁了。最近她发现,女儿在外面玩的时候,总是充当“老好人”的角色。小朋友们都在滑滑梯,大家排成一队很自觉,女儿排在最后。轮到女儿了,排在第一的小朋友往前凑,非要先玩,女儿就主动站到了后面。有个小朋友说饿了,看到女儿的小背包,问里面是不是有吃的,女儿很不情愿,但还是把零食掏出来给小朋友吃。

丽丽看到很心疼也很无奈。觉得自己吃够老好人的苦了,难道现在女儿又要随她,从小就做个老好人吗?基因的力量果真这么强大?其实她不知道,她的女儿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生在了这样的家庭。
两种家庭里出来的孩子最容易成为老好人。丽丽的女儿就处在第一类家庭,即老好人家庭。

老好人大家不难理解,就是处处以别人的意见为标准来行事,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意违背别人。老好人的背后是讨好型人格。这种人觉得自己的价值是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的,别人说自己好了自己才是好的。因此为了寻求存在感,老好人就事事以别人为先,无论遇到什么请求都要办到,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我有个同学,一个不怎么熟的人向他借钱,他自己没钱也要向好友借,借完了再转借给原先那位。这就是老好人的典型表现。

在老好人家庭里,父母的行为做事处处都在影响着孩子。孩子以父母为模板,见惯了父母凡事忍让,不懂拒绝的行为模式,自然而然就会去学。有时孩子做了些比较自我的事,做惯老好人的父母反而会去打压孩子,责怪孩子为什么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慢慢知道,别人的感受重于自己的感受。
易出老好人的第二种家庭则刚好相反,是父母很强势的家庭。父母强势了,在父母的管制下,弱势的孩子就不能自主地表达意见,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得到尊重。只有通过揣摩家长心思来得到赞扬和肯定。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我,在乎外界评价高于自身感受了。
你所见过的老好人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