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打了孩子, 会给孩子道歉吗? 孩子的回答让妈妈泪目了

2018-01-19 18:28:37 孩子,泪目,道歉

葵葵因为调皮把妈妈心爱的盘子给打碎了,妈妈又气又急地打了她的小屁股,气的是因为葵葵这样做太危险,急的是自己一整套盘子碗就此不完整了,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的,妈妈的气顿时就消了,看着孩子可怜的小模样,妈妈开始后悔了,再怎么样也不能打孩子啊,都怪自己一时情急,要不要再补救一下呢?

很多妈妈都有过这样的思想斗争,打了孩子后会不给特别后悔,会不会选择给孩子道歉呢?我们来看看网友的回答吧。

村上春雪:我会选择性地给孩子道歉,如果这件事他触犯了原则,比如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会打孩子让他长记性,时候会给他耐心的解释,但是打了就是打了,绝对不会道歉,让他知道我的底线在哪里,这样孩子才会绝不再犯!但是父母不是神,也有冲动犯错误的时候,如果误会了孩子,我会选择道歉,哪怕就是高声训斥了孩子,也会跟孩子说,“对不起,我刚才大声对你说话了,对你的态度不好,原谅我吧”,而孩子也会立刻拥抱我一下,对我说,“妈妈,没事的,我原谅你了”,这时候常常让我想哭,我的孩子是多么天真善良,不管父母怎么样对他,他都会无怨无悔地选择跟随。

小翔妈妈:我不会跟孩子道歉,如果我打了孩子,会选择以另一种方式对孩子好,这样孩子也会知道父母在向他委婉地道歉,这可能跟我的成长环境有关系,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对待我们的,可是我们现在跟父母的关系都特别好,也不会记仇和委屈,父母跟孩子道歉,会降低父母的权威,但是对待自己犯的错误,也不要刻意地回避和无视,错了就是错了,补救孩子就可以了,孩子也会特别理解的,嗯,这是我的做法和想法。

灿灿妈妈:我在孩子面前,会尽量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因为父母急躁的处事方式会传染给孩子,可是有时候确实控制不住了,也会在时候跟孩子沟通,不会直接说,“妈妈错了,原谅我吧”,我会换一种方式,“妈妈刚才对你的脾气急了点,但是妈妈的出发点是为了你好,你能理解妈妈吗”,孩子会百分百地选择理解,孩子是特别柔软特别好说话的小动物,只要父母愿意放低姿态,他们就会选择无理由地支持和理解,这源于强大的亲子关系吧,但是我们尽量不要去伤害这么可爱的小精灵们吧,他们是如此的善解人意呢。

其实,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处理的方式有很多种,很多父母选择心平气和地解决,也有的父母选择打骂,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犯了错误打一顿是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方式,像上面家长所说的,如果是一时冲动打了孩子,家长百分百都会特别后悔,孩子的内心也会感觉特别委屈,那么父母就一定要向孩子“道歉”,为什么呢?

不道歉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严重损害亲子关系

父母如果在打完孩子特别后悔,其实内心已经知道自己做的过激了,可是却奉承着“天下无不是父母”,摆出一副,“我生你养你,打了你又怎么样”的想法,会破坏亲子之间的相互尊重,家长长期不把孩子的感受当回事,孩子长大后也会这样对待父母,因为他们认为父母蛮横不讲道理,爱面子比爱孩子重要,这样下去不光会对孩子造成当时的二次伤害,还会损害亲子关系,让自由平等的家庭环境变了味道。

给孩子道歉会损伤父母的尊严吗?

就像上面孩子们的回答,孩子对于父母的错误是很宽容的,在接受父母道歉的时候,他们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尊重,在孩子跟其他人的接触中,他们也会学习父母知错认错的态度,不会为了面子失去认错的机会,人无完人,父母不是圣人,也无需在孩子面前扮上帝,错了就是错了,孩子也不会利用父母的错误恃宠而骄,只有父母以身作则的正确引导,孩子才能看到父母身上的发光点。

父母要怎样跟孩子“道歉”呢?

父母要主动道歉、及时道歉

在父母看来很小的一件事,可能在孩子看来就大的不得了,所以父母一定及时道歉,主动道歉,这会最大限度减少对孩子的伤害,最主要的是要让孩子了解到父母的歉意,才会放下内心的委屈和不安,心平气和地正视在整个事件中,自己所扮演的责任。

采取补救措施

如果实在是放不下面子,父母也可以采取补救措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意,再挑个好的时间,委婉地跟孩子解释一下这件事,以及父母当时的心情,孩子不是傻子,会理解父母为什么这样对他,也会感觉特别温暖,孩子的一句,“妈妈,我没事了”,对于父母来说是一句特别温暖的话,孩子能够说出来,就代表真的没事了。

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父母,远比固执、专横的父母可爱的多,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欢迎探讨育儿中的小事,从小事中发掘育儿的感悟,说出您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