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医生告诫: 冬季坐月子要牢记六个原则, 远离月子病
有不少人认为,冬天坐月子要比夏天好多了,一方面不用忍耐高温酷暑,另一方面不用担心蚊虫叮咬,在温暖的室内待着,舒适又自在。真的是这样吗?
许多过来人都认为,无论夏天还是冬天坐月子,都有需要忍耐的地方。就拿冬天坐月子来说吧,保暖一定是最关键的,此外还要注意一些容易被忽略的事。
原则一:冬季月子室内环境要温润
一般来说,冬季室内的温度控制在20℃~ 25℃为宜,南方的话可以采用空调或者电暖设备来保持室内的温度。室内湿度要注意,大概在55%-65%为宜,可以在房间内准备一个加湿器。
另外,就算是冬季也要适当开窗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注意,在通风的时候,母婴可以去另一个房间待在,不应该置身于对流风中。
原则二:冬季月子饮食要暖
饮食要暖,也是我们通常都能做到的,在这里我们需要分享一下坐月子期间能够不仅能够暖身、而且还有助于身体恢复的食补大计。
补气补血为主,保暖身体收缩子宫
补气三元汤——龙眼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和蛋白质等,含铁量也比较高,可在提高热能、补充营养的同时促进血红蛋白再生,从而达到补血的效果。
补充维生素,增强耐寒能力
琥珀冬瓜——冬天也最好多吃些水果蔬菜,这样可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C与纤维素,同时还能激发食欲、促消化、预防便秘等。如果觉得凉可以将水果切成块,用水煮一下,连渣带水一起喝。
多吃温热性食物,暖身滋养身心
玉米面粥——玉米含维生素B1、维生素B6较多,宜多吃。胡萝卜能够增强体力和免疫力,激活内脏功能和血液运行,从而达到调理内脏、暖身、滋养的功效。
原则三: 冬季月子穿衣要暖
穿衣要暖这是基本,很多妈妈都能做到,需要稍加注意的就是起身活动和哺乳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大意,勿让寒气入体。
产后常有褥汗,穿衣保暖又要吸汗
产妇衣着以选择棉、麻、毛、丝、羽绒等制品为宜,柔软舒适,透气性好,吸湿、保暖。内衣内裤适宜穿着吸水性强的棉织品,外衣长裤要注意宽松柔软,易于散热;起身走动要穿棉袜、厚底软鞋,避免“寒从脚底生”。
夜晚寒凉,夜起喂奶注意保暖
冬季天气寒冷,需要母乳喂养的妈妈最好还是选择专用胸罩,这样可以避免胸部着凉;也可以在床边准备一件睡袍,半夜起来喂奶时及时穿上,以免受寒。
原则四:月子不宜睡软床。
女性从怀孕到分娩后3~5个月,会分泌一种具有松弛生殖器官各种韧带与关节作用的激素,使整个骨盆趋于“松软”。睡软床时,左右活动都有一定阻力,产妇就必须格外用力,容易发生耻骨分离,导致骨盆损伤。
原则五:冬季月子注意护腰
很多产妇听人说,生完宝宝以后,肚子会自动回复到孕前,不用在意。实际上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腹部就是最容易长赘肉的地方,更别说产后妈妈们了。
由于人体子宫呈倒三角形,在怀孕期间,由于孕妇要摄取相应的营养成分以补充宝宝营养吃的过多,而导致胃部增大,同时孕期由于宝宝在母体子宫不断增大,肝脏,肠胃上移,一旦孕妇产下宝宝身体的各个器官便会下移,但无法找到最实的支持点也就是恢复原位。子宫腾空,也就出现了平常所见产妇有肚腩,妇女病,肠胃不适,未老先衰等相关症状。
生完孩子后肚子的皮肤会松弛下垂,脂肪很容易堆积。所以,产后要及时,为了使形体恢复得好,在产后尽快使用塑腹。但是最怕捆裹太紧,特别是宽大笨重的腹带和纱布绷带类,最容易捆裹太紧,不仅不透气,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压榨胃肠和内脏,运用这类腹带一定要留意。要选择面料透气性好的。我用的这个束缚的,自动燃,脂,,出月子肚子平平,减重12金,还舒服。抓住产后6个月黄金期,可以事半功倍哦
原则六:不能因为怕冷就待在床上养膘
有些妈妈是怕冷体质,产后恨不得披上2张厚厚的被子睡它个一个月,但是这样养膘,出月子你一定后悔,不说肥,连身体机能都会下降。
刚分娩的新妈妈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保证气血流通。可以在饭后走动走动,做一些简单的恢复操,一定要注意强度适宜,这样既可以尽早恢复体形,也可减少产后便秘的发生。不然的话,谁能拯救你产后的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