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幼儿习惯: 消极的评价对孩子伤害有多大? 家长们必须要重视了
“要让孩子变得自卑,只要在他向你打招呼时三次不理他就够了。”这是菲菲妈无意中从一位幼儿园老师口中听到的。这么多年这句话一直让我不能忘记,但愿这位老师从来没有对孩子用过这样的方法吧。消极的评价、暗示对孩子究竟有多的的伤害,我想很多家长还没有真正意识到。
菲菲妈有一位同事,孩子跟我家菲菲的年龄差不多大。她家的孩子叫亮亮,大眼睛、双眼皮,看上去十分机灵可爱,不过这孩子就是有一个缺点:特别害羞。在亮亮和菲菲2岁多的时候。我们两家就经常一起带着孩子一起出去玩。那时候亮亮有些认生,遇到陌生人不喜欢打招呼。亮亮妈这时候就打圆场说:“我家亮亮比较害羞。”我们大家都没太当回事,但是如今7、8年过去了,我最近见到亮亮,发现他真的变得十分胆小,跟我打招呼都是半低着头,声音很小,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应有的活泼顽皮。亮亮妈跟我聊天时叹了口气说:“这孩子怎们越长大性格越内向了,上学第一天老师让大家轮流介绍自己,他自己就说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这样的性格以后进入社会怎么行啊?真愁人。”
听完亮亮妈的抱怨,我的心中感慨万千,其实导致亮亮自卑性格的直接原因,不正是亮亮妈多年来的消极暗示吗?在孩子很小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是他们的保护神。在孩子眼里,父母的话永远是正确的,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而我们对孩子无心的一句评价,很容易像种子一样深深埋在孩子的心里,如果这样的评价多年来一直萦绕在孩子的耳边,那么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孩子幼小的心灵也就留下了永久的烙印。
不要低估孩子的记忆里,你无心的一句“害羞”的评价,会在孩子的脑海中留存很多年,更何况这个评价又被无数次地提起呢?久而久之,孩子在潜意识里就真的认为自己不善于与别人打交道,每当遇到陌生人是就本能地产生退避行为,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菲菲妈尤其要向大家强调一点,除了当面评价之外,我们在与他人议论孩子时,也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措辞。一旦我们的消极评价被一旁的孩子听到,后果会给孩子的潜意识里留下很深的痕迹。
国外曾经做过一项调查:随机抽取一些性格、智力等方面表现出色的人,他们中有九成在童年时都收到过周围人积极的暗示和鼓励。菲菲妈对这项调查深信不疑,因为它符合人的本性,父母对孩子的暗示、评价很容易决定孩子的性格走向!
现在大家应该都知道怎么做了,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要给他积极的引导。平时我们与孩子交谈的时候,就要以平等的姿态去对待孩子,保持亲切的、充满爱意的口吻,尽量多给孩子一些赞扬。即使批评孩子,也一定要就事论事,千万不要用消极的词汇去评论孩子的性格、智力。在别人面前谈论孩子时,也一定要时刻注意孩子的感受,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个“两面派”。
当然,我们赞扬孩子,并不等于是“讨好孩子”,同样要注意正确的方式方法。与批评孩子一样,称赞孩子时我们也尽量“就事论事”。“你真聪明”、“你真能干”这样流于表面的话还是少说为妙,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孩子学会了一篇课文、做了一次家务,我们都可以予以适当的表扬。
关于如何称赞孩子,菲菲妈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与大家详细讨论过了。而今天菲菲妈重点想要大家明白,对孩子给予正确引导是多么重要。千万不要再用无心的言语伤害孩子,我们整天都在精心呵护着孩子,而这种呵护绝不是简单的饮食起居、生活学习,使孩子保持愉悦的情绪、健康的心态,帮助孩子塑造积极阳光的性格,这才是家庭教育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