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早提出联刘抗曹,赤壁之战立奇功,凯旋而归时孙权下马致敬
提起鲁肃,很多人可能不熟悉,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耳熟,可也确切地想不起此人到底有什么功绩。确实,在书中,他生在社会动荡、能人辈出的东汉末年,那个时代,不论多么有才的人都会被诸葛亮的光芒所掩盖,更别说他身边还有个周瑜呢。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之中,鲁肃真可以称得上是军事奇才,政治高手,他可是在赤壁之战中出了好大一份力气呢!不信?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起初,曹操权势极大,已经挥兵统一了北方,士气正旺,正想借势挥兵南下攻打孙权。曹操的军事见解也非同一般,他一眼就看出荆州此地四通八达,掌握了荆州,可就是抓住了孙权的咽喉。孙权当然明白这一点,可他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时荆州的当权者刘表刚刚过世,形势一片混乱,根本不可能抵御住几万曹操精兵的侵袭。
这时,东吴的武将们均心中惶惶,而鲁肃却清醒异常,他先是研究了几日的地图,透过荆州的地形地貌看到了一线生机,之后考虑了多方因素,马上向孙权提出要联合刘备抵抗曹操的计划。
其实,“联刘抗曹”的计划一出,很多人是不同意的,鲁肃虽说是军事奇才,可也人微言轻,因此他提出一个建议,自己可以前去吊唁刘表并与刘备当面谈谈这个计划,如果可行,不失为一次攻破曹操的好机会。
孙权当下就同意了,立刻派鲁肃前去荆州,可谁知,计划不如变化快,现今荆州掌权者刘琼早已坚持不住投降了,刘备也早已仓皇而逃。鲁肃见此情形,马上调转方向,在长坂将刘备截住,并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意,想要促成两军联合,抵御曹操。
刚巧,鲁肃的计划与诸葛亮提出的基本相同,所以,刘备也就很快地答应了下来。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两军联合的功劳一直是落在诸葛亮身上的,不过,在小编看来,这次的联合中鲁肃起的作用更大。首先,孙权虽然面临着被曹操侵袭的威胁,不过仍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余地,其次,刘备作为三军之中实力最弱的,本身在大事上就没有什么话语权,只得在受到威胁时逃跑。诸葛亮献计与孙权联合,更多的也是看到了鲁肃的抗曹决心与孙权对其的信任。
曹操得了荆州之后,气焰更是不可一世,竟然直接向孙权下战书想要一决胜负。当时许多朝臣已经被曹操的声势吓怕了,纷纷提议讲和。而鲁肃自始至终没有发表意见,他等所有人退去之后,拉住孙权,劝他万万不可投降,一定要坚定地抗击曹操。孙权经过深思熟虑,终于还是采纳了鲁肃的意见,联刘抗曹。
不过,计划虽定,人心仍散,鲁肃此时又提出召回周瑜,共商大计。之后,两军紧张备战,上下一心,终是在赤壁之战中大胜,曹军打了败仗,好不狼狈。自此,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形成。
讲到这,大家也就明白鲁肃的重要性了。有将如此,怪不得孙权能亲迎他凯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