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餐独享上百佳肴,溥仪亲口讲述晚清皇宫奢靡生活

2019-02-14 15:24:19 奢靡,独享,佳肴

都说民以食为天,而在中国古代封建史上,皇帝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其饮食自然异于常人,皇家一顿饭,或许就抵得上寻常百姓家一年的收支,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到了清朝以后,奢靡成风。即使是到了晚清时期,内忧外患,这个现在还是没有改变,这就是清皇室所谓的祖宗家法,不过是为了享受。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是宣统皇帝溥仪,一九零八年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先后去世,年仅三岁的溥仪便被从载沣府中抱入皇宫,成了皇帝,从懂事开始,溥仪都被皇宫中的太妃们所压制着,处处不顺,那个年纪的他,便每日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

晚清皇宫中最大的花费便在于饮食,每日的花销都是一笔巨额数目,而溥仪也曾在回忆录中描述过自己在位的那几年清廷之奢靡,皇帝的每一餐都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人力以及时间。

中国自古便是一个讲究规矩的国家,从寻常百姓到宫廷皇家,吃饭的规矩也是十分严格,清廷自入关以来对于皇帝、后宫嫔妃的就餐十分重视,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使用的餐具规格、菜品数量也是不同。

清朝末年虽然国家经济已然奔溃,但是皇宫中皇帝每餐用膳时还是按照原本的规格,一餐上菜便是上百道美味佳肴,且由宫人夹菜送入皇帝口中,这么多菜,自然无法吃完,每道菜基本一两口就会撤下,这也是为了防止皇帝喜欢吃什么菜被人发现后下毒。就算是这样,每餐前还是会有太监为皇帝试菜。

其实就算是上百道菜肴,也是用不着那么多钱,而是因为内务府在采购食材时都会以几十倍的价格虚报以图差价。而且皇帝每次吃不完撤下来的菜除了部分会被赏赐给大臣,其他的很多都被宫中的太监偷偷带出宫中卖给各大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