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原来也有自媒体?古代文人的玩法千奇百怪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中华的文化消费就已经开始有了,等到了钱潮很长时间,凭借着自己的创作能力,吃饭已经不再是一个罕见的事情。特别能写文章的人在汉朝是非常好混的,汉赋的出现就是一个作用。
而在汉朝时期,宫廷的一些文学侍从是能够得到重视的,所以朝廷往往就像民间开始征讨一些文人,这些人如果写的优秀的话,还给官当。但是在古代,既然没有稿费,那么那个时候究竟怎样获取报酬呢?首先开启打赏先河的是汉朝。汉朝的四川才子王褒就是一直被打赏了的一位。一字千金就是因为打赏而来的。
而在打扫模式开始流行起来之后,这成了古代的创作者最为重要的来源。在三国时期,邯郸淳曾经创造了一篇文献给曹丕,曹丕认为邯郸淳写得非常好,就赐给他锦帛千匹。而邯郸淳所写的那首诗一共一千字,可以说是一次一匹布。
等到了南北朝时期打赏更成了一种文人雅士的趣味。而到了我国的唐代时期,打赏的东西的数字是越来越大,这就成了原创的一种动力。书法家柳公权不仅字写得漂亮,而且特别能写诗,能写文章。当时的唐武宗对于一名后宫的妃子非常生气,就来找柳公权说如果能得到你的一片式文,我就不生那个妃子的气。于是柳公权就写了一首诗,当时的唐武宗非常喜欢这首诗,就赐给他锦彩二十匹。被打赏不仅是一种可以让人获得报酬的方式,更是一种荣誉。
而到了我国的宋朝时期,自媒体就开始有稿费了。稿费在古代就被叫成润笔,在我国的隋朝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最早出现的时候是在隋朝。有书记载说隋文帝杨坚当时命令史官写诏书。旁边的两位大臣开始打趣说笔干。说帮着写字却不给一个钱,该如何润笔呢?在那之后,润笔就成了创作者所得的报酬的一个代名词。
而在唐朝的时候,有不少的文人都能够获得非常高的润笔了。当时的韩愈,李邕一众文人雅士通过为人撰写碑文的这么一个方式,就能拿到巨额稿费。哪怕润笔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是也是一直到了宋朝才成为一种制度,就像现在的稿费制。
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