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为何难以封侯,从这几件事可以看出来,不能怪汉武帝!

2019-01-21 22:35:25 封侯,李广,汉武帝

一提起汉代的李广就会想起他的英勇善战;想起他手持大黄弓,箭无虚发的矫捷身手;想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飞将军的飒爽英姿。同时也会为他血洒大漠一生未能封侯的悲惨结局而痛惜扼腕。

“飞将军”李广一生同匈奴大大小小战役不下百场,可以说勇猛绝伦,不说跟卫青、霍去病比,但是也可以说战功无数了,为何一生之中连侯爷都没有封?他至死都未能得偿所愿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描写他很有意思:先以一个叫公孙昆邪的官员给皇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这里说的就是李广这个人非常自负,这件事来龙去脉是李广为了给一个监军报仇,抛开大军只带了三百人去追击三个匈奴人,结果虽杀两人、活捉一人,但碰到了匈奴大军,还好当时的他沉着机智回到了大营。

其次,李广也是一个非常记仇的人,李广在出任右北平太守前赋闲在家,一次夜间骑马外出为霸陵尉所止,李广衔而恨之。及至李广受命出任,则请求武帝将霸陵尉划归己属,到了军中就斩杀了此前曾阻止他外出的霸陵尉。这充分暴露了李广是一个睚眦必报、恃强好杀的性格,汉武帝能让你掌握更大的权力吗?

最是要怪还是怪李广自己,李广在七国之乱中立了功,于是受到梁孝王欣赏,要封他为某将军,李广就收下梁孝王的将军印绶。皇帝听说这事,把本来封他的侯爵给免了。

试问一下,一个私受军印,官报私仇,没有大局观的将军能被封侯吗?那些不了解历史的文人还常常叹息李广生不逢时、受人排挤压抑的坎坷遭迹,哪来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