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做官清廉,家中确有十座别院,令人匪夷所思
大家好,欢迎收看国学秘籍。上一讲讲过曾国藩当了两江总督呢仍然是非常清廉,因此我们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清官。但是曾国藩这个清官呢,他跟普通的情况不一样。曾国藩家族并不穷。我们说曾国藩家庭的是出生是小地主,这个咱们以前讲过。家里呢,原本只有100亩地,也没什么余钱,曾国藩当了官呢,也坚持每年不多给家里钱。但是到了曾国藩晚年,这个湘乡曾氏啊,仍然成了湖南一个很富有的大家族。
我们首先看土地,老曾家这个土地从100多亩增长到了将近一万,这个已经是大地主的水平,其次我们再来看看住房,曾国藩出生的时候呢老曾家只有一座老屋建于嘉庆年间,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普通农民的这个宅院,湖南湘乡的那些众多的农民一样,没什么区别。但是到曾国藩去世的时候呢,曾氏家族已经有十座庞大的宅邸。
这就是所谓的曾氏十堂,哪十堂呢。首先曾国藩出生的这个老屋啊,在曾国藩做官之后呢,哎他们家投资进行过两次改建。改建之后就变成了一座三进四横的一个大宅子,曾国藩的父亲给他命名叫白玉堂。第二座是曾国藩做京官的时候,他们家在离这个老屋有段距离的又专门给曾国藩盖了一个宅子,叫黄金塔。那么第三座呢,是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在老家盖的一个宅邸,叫大福邸。这个宅邸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豪宅啊。那个白玉堂和黄金堂虽然已经规模很大,但是跟它呢还没法比,在整个湖南省这个大府邸的规模也是数一数二,总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光天景就24个。
整个建筑是一字排开,哎绵延将近一公里长。你从远处看的,定格重重犹如王公邸府。所以曾国藩在家书当中说呀,曾国权您这是哪是盖了一座房子啊,你这分明是建了一个大庙。那么除了规模大之外,这个大幅的的用料也非常讲究,都是以珍贵的楠木樟木梨木建成,那些七八米高的柱子都是用一整块一整块的完整的花岗岩凿出来的。投资之大,可想而知。可惜呀,这个宅子呢解放之后呢被拆毁了。其实我国的绝大多数的古建筑,最终的命运都是这样,你见的时候费尽心血,可是,过不了多少年,可能一场变动,哎就被拆了,那么不光是这个被拆了,上面我说的这个白玉堂黄金堂现在也都不再了。
那么现在还留下来叫什么呢,叫富厚堂。哎我说老曾家专门给曾国藩盖了一个黄金堂吗,但是那个黄金堂的门口啊,有一个水池子,里面的后来淹死了几个人。所以曾国藩的夫人认为这呢很不吉利,所以后来曾国藩的弟弟们呢,又给他修了一个富厚堂,准备让曾国藩退休之后呢,到这儿来住。但是曾国藩死在镇上,所以这个宅子他生前的是没有见过的。我在2008年春天专门到这儿去了一趟,富厚堂呢规模也很大,建筑质量很好,哎花了很多钱。这个曾国藩家书当中啊还保留着一封信,就是因为这个富厚堂花钱太多,他批评他的弟弟,那么这个宅子呢,解放后居然被保留下来,一直保留到今天,今天的就成了曾国藩故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解放后这里被当成了乡政府,所以呢,幸存至今。
除了这座富厚堂之外,现在保留下来的还有曾国藩弟弟曾国皇修的万一堂。这座宅子也是极其高大,规模非常大。解放后分给农民,所以保留下来了。除了这些宅子,湘江曾氏还有几个宅子,组合在一起称为曾氏十堂,曾国藩家的湘江曾氏宅邸完全达到了大地主土豪家的规模,曾国藩向圣人看齐,自己是很少贪财敛财的,但是他的家族为什么会如此富有,曾国藩家族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