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以诚信为根本,赢得别人尊重,怕是只有他了吧
太史慈他是青州人,三国时期很有名的一个大将,有一次他在一个地方战败了,结果被孙权的哥哥抓住了,孙策以前就听说过他的名号,所以就立即把他给请入帐内,并且用礼节对待他,还向他询问下一步应该如何进军。
太史慈内心也是感到很惊讶的,看到孙策这么厚待自己,内心还有点儿不好意思,只是一味的说我是败军的将领,不配和你们一起讨论大事,孙策却解释道说从前韩信都能够和广武君一起商讨正事,现在我想请教将军您,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见到孙策这么的诚恳,太史慈也就不再推辞,就和他一起讨论着天下大事,现在敌军刚刚都被打败了,很多人都没有了军心,如果说分散了就很难再聚拢起来,考虑到现在的这种情况,就想请您采取一些仁慈的政策来加以安抚,但是又恐怕不符合您自己内心的想法。
在听了太史慈的话之后,孙策也受益匪浅,对他施礼之后回答说,这正是我内心所期望的,明天这个时候希望您能够再次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商讨大事,这时候大家都很怀疑他的做法,认为这样让太史慈回到他们的阵营,明天肯定就不会出现了。纷纷都开始埋怨起来自己的首领孙策,让他这么放他走了,真的是很可惜啊,可是孙策却胸有成竹的说,太史慈是有名的人士,在他眼力信用和道义是作为处事的根本,他一定会按时来到我们营帐的,大家放心就好了,果然第二天在孙策大摆宴席的时候。太史慈果然按照约定来了,这让孙策很高兴,后来就经常和他一起商讨着国家的大事。
就像故事中的这样,虽然说太史慈被孙策给抓住了,按照常理来说,他完全可以杀了他,或者说把他给关起来,但是因为太史慈这个人很有才华,所以孙策才愿意放了他,并且要他第二天见面,这是因为孙策知道太史慈是一个能够守信用和讲道义的人,他说到就会做到,所以说是太史慈的诚信打动了孙策,这也救了他一命,由此可见,一个诚信的人一定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欢,即使是敌人,他也会敬佩你。所以说,讲诚信一定会为你带来无穷的好处,无论是在任何地方。你说是不是这样呢?欢迎提出不同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