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我本善良,你们为什么却说我是暴君

2019-01-18 20:35:34 我本,暴君,善良

秦始皇是我们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同时他还有一个响亮的头衔就是“暴君”。秦始皇暴君的形象一直以来深入人心。但如果秦始皇地下有知恐怕会觉得自己很是冤枉。其实我们纵观历史也会发现,他比历史上大多被冠以“明君”的帝王更加的仁慈。

关于秦始皇是不是暴君,要看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如果发动战争,以千万百姓的性命,铸就自己的千古伟业算是暴君,那历代的开国之君和乱世的帝王都算是暴君。明显这一条不能做为暴君的标准。

秦皇帝统一天下后,没有错杀,冤杀一个功臣,甚至对自己的敌人也没有为了以绝后患,而赶尽杀绝。这个我们从秦末天下大乱,各地义军终大多是六国贵族后裔就可以看出。

一般说的秦始皇残暴,我们会想到的就是大兴土木,修长城,建造阿房宫,以及“焚书坑儒”。阿房宫曾被后世描写的极尽奢华,被认为是秦始皇为了自己享乐,而劳民伤财的罪证。但近些年的考古发现却证明了阿房宫并未建成。这个发现还给项羽洗清了一个冤枉。

再说,秦始皇修长城。秦始皇真的是修长城而不是建长城。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为了相互防御,都有修建长城。其中地处北方边境的秦、赵、燕三国又在北部修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长城,秦始皇之是在这些早已建成的长城,进行了重建延伸。

而且秦朝修长城以当时的情况,绝对是一个壮举。长城修完后,使得中原王朝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时的那种流动战场变为固定的战线。而且农耕民族可以在长城内耕种农田,游牧民族想要进攻却要远离他们放牧的草场。此消彼长,大大的降低了秦朝在边境的花费,可以说是苦于当下,利在后世。

关于秦始皇修长城,还有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就是“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中秦始皇无休止的征劳役,逼的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但据近代考证孟姜女哭的长城,并非秦长城,而是齐长城。

而且,据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秦始皇时期的徭役,并不是无限征用免费劳动力,徭役有工资,还有四十天的农忙假期,当时只有犯罪的人,被罚修长城,才是免费的。而且当时明确的规定每户不能同时征调两人服徭役,女性做针线活也有工钱。

秦始皇的另一个“罪行”,也是人们最为深恶痛绝的一项,就是“焚书坑儒”。秦国做为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政权,他想要实现真正的统一,必定是要统一思想。也是因此李斯建议秦始皇,将史官所藏秦国史记以外,别国史记一概烧毁;除了博士官所藏图书,私人所藏儒家经典和诸子书一概送官府烧毁。下今后三十天不送所藏私书到官府,罚筑长城四年。

我们看看结果怎样。汉朝开国便得百家之言四百二十篇,可见秦始皇“焚书”并不彻底。反倒是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真的将百家“焚尽”。在看看秦始皇对私藏禁书的处罚——罚筑长城四年。我们想想后世的清朝,一对比就看出了谁更残暴。

“坑儒”更是被夸大,其实当时主要坑杀的是术士,就是那些为秦始皇找寻、炼制“不死药”的那帮人。一群群骗吃骗喝的人,骗到了秦始皇的头上,自然要受到处罚。哪个朝代欺君之罪也不是轻罪。

至于说秦始皇“残暴”却也有一点可以体现,就是他重法家,施行轻罪重罚的政策。但秦朝做为一个新制度的探索者、先驱者,很多时候必须要用一些霹雳手段,这无可厚非。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一个暴君?个人认为不算是,他甚至比历史上大多数的君王更“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