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驾崩前任命4位托孤大臣,谁知皇帝刚死,小皇帝便被辅臣杀了

2019-01-19 12:16:07 皇帝,任命,辅臣

皇帝驾崩前任命4位托孤大臣,谁知皇帝刚死,小皇帝便被辅臣杀了

中国历史上,从大禹把王位传给儿子启开始,就开始了数千年的“家天下”,从此以后,权力的交接要么是老爸传给儿子,要么是哥哥传给弟弟。接任人不管是儿子也好 弟弟也罢,都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新王即位难以管理政务,特别是一些年幼的皇帝,所以,托孤大臣就出现了。

历史上有很多托孤的案例,但是结果就不尽相同了。最为鲜明的两个极端,诸葛亮和司马懿,前者尽心尽力,死而后已,后者则是韬光养晦,最后还夺了曹魏的大权。不得不说,皇帝的眼光还是很重要的,在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功勋卓著,但是就是眼光差的出奇,他留下的四个托孤大臣尽管算不上大奸大恶,但绝对是所托非人。

这位皇帝就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国的开国皇帝刘裕,他的功绩可以说是流芳千古,他本人也被称作南朝第一帝。我先大家说说这个皇帝的厉害吧。刘裕带领着北府军,对内平定了孙恩,桓玄,消灭了多股割据势力,让中国南方在南北朝那个乱世享受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对外消灭了南燕,前秦等国家,收复了西安,洛阳两座古都。可以这么说,刘裕一辈子就是一个字,干!谁不服打谁,不把你打的国破家亡就不算完,终于,公元420年,咱们的刘裕大帝停止了自己征战的步伐,取代了东晋,在健康自立,定国号为“宋”,在位的时候刘裕励精图治,发布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使得当时的老百姓在那个乱世得到了一些安稳,国家经济得以喘息恢复,为后来的“元嘉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是文治武功这么厉害的皇帝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失误了。刘裕称帝不久就驾崩了,临死前认命了四个托孤大臣,分别是许羡之,傅亮,谢晦和檀道济,这四个人也算很厉害了,有文有武,而且也是刘裕的老班子,按理来说新的君王在这四位老臣的辅佐下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意外偏偏出在了这四个人身上,刘裕是在准备北伐之前去世的,这四个人当然也要教导新皇帝要时刻记住自己的任务,完成老爸北伐的遗愿,但是小皇帝不听啊,只知道玩,这四个人一看,这还得了,在这么下去何年何月才能完成北伐的重任啊,于是就起了杀心,可怜的小皇帝老爸刚死就被杀了。

后来这四个人立了刘裕的第三子刘义隆为皇帝,刘义隆算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咱们前面说的“元嘉之治”就是形容刘义隆的。虽然刘义隆是这四个托孤大臣推上皇位的,但是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还是有很重的顾及的,于是,在刘义隆执政的时候,先后杀了除了檀道济以外的三位托孤大臣,不过最后檀道济也没能幸免,被冠上了谋反的罪名,最终被杀。宋朝经过这么一折腾也是国力大减,很快就被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