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日本遇刺,日本天皇为何非常紧张?他到底害怕什么?
2019-03-05 11:44:30
遇刺,日本天皇,李鸿章
1895年威海卫战役失败,北洋水军全军覆灭,清政府无心恋战,乞求和谈。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抵达谈判地点下关,他压力巨大 。3月20日,李鸿章与日方全权办理大臣的首相伊藤与外相陆奥第一次会谈,双方互阅委任状无碍后,李立即提出备忘录,要求在开始正式媾和谈判前,先议定休战事宜。
日本人也有自己的烦恼,为了将战争持续下去,大举借债,这些到期债务是必须的偿还的;还有一点更为重要,那就是1840年以来的中国早已是群狼环伺,牵一发而动全身。日本人为了保证谈判顺利进行,尽快签约,可以说对于李鸿章的安全无微不至,生怕节外生枝,影响谈判进程。
1895年3月20日,李鸿章开始与伊藤博文等人开始进行和谈,3月24日进行第三轮和谈之后,李鸿章返回驿馆,途中遭到日本刺客的枪击,子弹划过李鸿章左脸,脸上立刻血如泉涌。此事件发生后,日本立刻派了最好的医生来救治,而且伊藤博文等人都来探病。
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使节,竟然遭到了日本人的刺杀,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日本的形象,更严重的是给列强制造了干涉的口实,尤其是俄国一直在寻找借口进行干涉,所以日本人非常紧张。一旦列强干涉,日本只能让步,想要狮子大开口就难了。事实上也却是如此,尽管日本小心翼翼,德国、俄国和法国仍然进行了干涉,迫使日本放弃了辽东。
据传闻,李鸿章遇刺后,本来日本人要求中国赔偿3亿两白银,现因急于达成议和,所以改为2万两。正好,以李鸿章遇刺为机缘,所以形成了李鸿章挨一枪让清政府减少1万两赔款的说法。李鸿章遇刺事件,令日本政府大为震惊,因为他们答应此事会引来西方列强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