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政权,明朝打了三百年都没消灭,满清还没入关,就主动投降了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外来的少数民族蒙古族所建立的那一统的王朝,自忽必烈改蒙古汗国的名字为大元之后,元就成了一个王朝的象征。然而大元仅仅存在了97年,就被后来兴起的明政权所替代。
实际上在元的后期,吏治腐败,宰相专权内乱频发,导致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自1368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军占领南京之后,就自立称帝,称国号为明。直至后来徐达率领的明军北上,占领了元大都,宣告了元朝的灭亡。
元朝的第11位皇帝元惠宗孛尔只斤·托懽帖睦尔向北奔回上都(滦京),回到原蒙古国统治范围之内的蒙古高原。这时虽然还有元朝的部分势力在中原各地,像王保保仍然据守山西甘肃地区、纳哈出仍在辽东地区、梁王孛尔只斤·把匝刺瓦尔密仍固守云南,占据中原的多处地方,蒙古人并不认为是元朝的局结束,而元惠宗也自称国号仍为大元。因为地处塞北地区,所以大家又称它为北元。
北元虽然已经退回到蒙古地区,然而却一直没有放弃与明朝的斗争和对中原地区的争夺。到1368年的冬天,元惠宗命令王保保从山西地区出兵夺回大都。可就在王保保行军的途中,朱元璋命令徐达袭击了他后方的太原地区,王保保率军回师救援,正中了徐达的计谋,大本营被明军袭击。仅剩了18骑逃入了甘肃地区,而山西则被明朝军队占据。
到1369年的春夏,元的中书右丞相也速几次进攻通州地区,均被明军击退了。这时明军士气正胜,趁势北上,常遇春、李文忠等攻占了上都,而元惠宗退守到了应昌,就在同年,徐达又一次大败王保保,俘虏了元朝的文武官员1860多人,北元太子仅以数十骑败走和林。
实际上就在1368-1382年之间,在与明朝的斗争中,北元相继失去了辽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云南等地,到1389年,在蓝玉率领的明军进攻下,北元彻底灭亡。共产生了两位皇帝,享国21年。
北元虽然偏处于蒙古高原,却是蒙古族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繁荣时期。实际上,明朝虽然承认北原的独立性,但却不承认他与元朝的继承性,明朝人认为明朝政权生兴起之后,已经取代了元朝。
元朝人在他们退出中原地区之后,他的国家运势已经终结,明朝才是中国的正统王朝,因此明朝人也称大元皇帝为“元君、元主”,也称北元为“残元、故元、胡元”。
到1402年,鬼力赤杀坤贴木儿,据《明史》记载,在这一年布里牙特?乌格齐废除了元的国号复称蒙古。但是蒙古人记载的史料《蒙古源流》和《黄金史纲》中却没有记载废除大元国号一事,也未记载过在北元灭亡后存在大元国这一事情。
而当初元世祖忽必烈虽然出于统治汉地的需要,以汉语称谓建立了国号大元。然而蒙古语的大蒙古国的称号并未放弃,这就让元形成了国号制度的双重体系。
到1433年,蒙古分为了鞑靼和瓦剌两部分,到1635年,多尔衮和岳托招降了漠南蒙古,大蒙古国的汗位传承至此断绝,蒙古帝国也永远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