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一直想离职, 却没敢辞职的3大原因
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身边的公务员朋友,每次聚会都喊着我要辞职,但一年之后,两年之后,还在那里待着。为何呢?
第一个原因:艰难得来终不舍
得来不容易的东西,就会倍加珍惜,这是人的通病,就像摇号买车一样。随着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增加,考上公务员越来越成为小概率事件。
比如说进入一个公司可能就需要个笔试 面试就可以了,但要进入政府,考试很多,且严格,面试更是大大的比拼,竞争非常激烈。
最后进入公务员队伍,看着外面好多人还在考公务员,会有一种感觉:我这边辛辛苦苦地考进来,怎么能就这样放弃啊?这可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啊。
所以尽管对现状有些不太满意,但每每想到要辞职,都会冒出不要轻易放弃这个来自不易的工作。
第二个原因:常怀期冀待来日
很多公务员,打从心底里坚信明天会更好,这是一种痴心不改的期冀。
一位公务员在网络发了这个帖子:前天,同事小贾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十八届三中全会说要把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到‘决定性’作用,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我说:“不知道。”小贾接着说:“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意味着我们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按市场规律办事明白啥意思不?”我又说:“不知道。”小贾无奈地说:“就是要让咱们公务员的待遇水平与社会发展同步!”我说:“天哪,敢情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要说涨工资啊!”其实不止我和小贾,好多同事都在翘首期盼,而且心里坚信待遇会越来越好。正是这份预期,激励着大家坚守住阵地。
显然,这位小贾基本还是满足工作的,尽管觉得收入不高。而很多对现在公务员工作不满意的人很多也希冀未来收入增高,希冀能实现不同部门之间换岗,希冀公务员除了行政职位还有技术职级之分,希冀升值更加透明。。。这些希冀共同构成了这部分摇摆不定的选择留下来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三个原因:跳出去又能干嘛呢?
与公司人员具有专业能力不同的是,在机关基本上学不到多少专业知识,更多是写作和人际沟通能力(且局限于官场沟通)。所以倘若从机关单位跳出来,很多人的专业能力根本不可能和同时毕业的其他同学相比,在市场上不具有竞争优势。
这和企业不一样。企业里不少专业技能的人士不断换工作,每换一次,工资就涨一截,令人羡慕不已。在企业工作,如果认准一个行业,坚持做下去,即便将来不在这个公司,也肯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可在机关单位不是这样。有些工作一干就是很多年,结果发现杯具了:离了这个工作几乎一无是处。所以跳出去又能干嘛呢?这个想法一直萦绕在不少人心里。
想离职,先考上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