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丨ICU里的300多封情书:给老婆的一封信
新生命的降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最美好的时刻。可是,老话说,女人生子是“鬼门关前走一回”,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成人重症监护室里,就住着这样一些在“鬼门关”前徘徊的产妇。一墙之隔,墙内是病痛和孤单,墙外是担心和守候。今天的故事,从穿越这道“墙”的一封封书信讲起。
我相信,世界上一定有一个爱她的男人,无论此刻她是被光芒环绕,掌声淹没,还是满眼沧桑,满身疲惫,他一定会穿越这个世上汹涌着的人群,怀着满腔的热和目光里沉甸甸的爱,走向她,抓紧她。一门之隔,我懂你的焦急,一门之隔,我更懂她的无助。此刻,她需要你……
亲爱的云,骤然之间要给你写信,竟然有些惶恐。
亲爱的老婆,您辛苦了。
在这里,有不安与惶恐、欢笑和惊喜,所有的承诺、情愫、忏悔、感激都化作了鹅黄色信纸上的字字深情。
本来想写完了赶紧收尾,奈何护士又给我拿了一张。坐在你一墙之隔的地方,看不见你,心里却又都是你。
快点好起来吧,老婆。爱你的老公。
11年后的情书
深深浅浅的告白,有的诙谐幽默,有的含情脉脉,风格大不相同。但从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墙外的丈夫在写信时,心中的忐忑和满满的爱。
亲爱的云,骤然之间要提笔给你写信,竟然有些惶恐。回想起来,上次给你写信,还是11年前大学的时候吧。
顾留伟和钱云是江苏南通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大学时,顾留伟考到上海,钱云则留在南京。300多公里的距离,靠着一封封书信,两个人的心逐渐走到了一起。
在那个通信远不如现在便利,主要靠功能机发短信的年代,几页精美的信纸,写满我们甜甜的情话。装在那么个小信封里,飞来飞去。怀着期待打开之后,满是羞涩和浪漫。
大学毕业后,顾留伟去了深圳工作,钱云留在南京继续读研。直到2016年,因为工作原因,顾留伟来到武汉,钱云也跟了过来。2017年3月,两人爱情的结晶——女儿朵朵出生了。一年后,钱云再次有了身孕,因为身体原因,产后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钱云丈夫 顾留伟:一开始手机也没有拿进去,不能用。她本身也是比较胆小的人,这种情况还是希望我陪着。
可是,重症监护室的探视时间有限,为了让妻子安心,时隔11年,顾留伟再次提笔,给妻子写了一封信。
钱云:丑死了,竟然还拍上镜。
顾留伟:十几年没给你写了,文采真的都没有了。
钱云:但是这个字一看就知道是你的。
看着丈夫的信,钱云止不住地流泪,可是嘴上却倔强得挑剔着丈夫的文笔。
钱云:因为你都没有文采啊,只是一些叙述。
顾留伟:那你还想给你做个赋文。
记者:没有文采你还哭了。
钱云:因为是,真情啊。
钱云说,自从结婚后,夫妻间的交流变成了柴米油盐。理工男做事是一把好手,但嘴巴不会哄人,自己没少为这事生气。但日子也慢慢走了过来。
钱云:女孩子都喜欢甜言蜜语,哄一下我能怎么样。
顾留伟:好吧,可能男人女人想法不一样。有时候男生就是喜欢一个人就故意会惹她生生气。
钱云:你还停留在那个阶段,那你太幼稚了吧。
顾留伟:行吧。
小两口一边读着信,一边打着嘴仗,仿佛又回到了恋爱时的状况。可是,看到后面,钱云的眼眶又湿了。
钱云:他说,爱我的人有很多,在未来的日子里会一个个离开,但是他会是陪我最久的那个。
原来,就在钱云进入手术室之前,她的爷爷在老家去世了。
钱云丈夫 顾留伟:她可能觉得,爱她的人又少了一个。在少了一个的同时,我们现在又多了一个。最爱她的还在,一直都会在。
无论欢笑还是悲伤,为我们都会携手走过,不离不弃。 希望你能快快康复起来,早点回到我身边,回到朵朵和我们可爱的二宝身边,我带你们一起回家。爱你的伟。
阳光ICU 温暖患者心
像这样的情书,一年多来,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已经有300多封顺利传达到产妇们手里。当不能带手机,没有现代通信工具的时候,传统的字条竟成了“不用花钱的良方”。更重要的是,书信传递的情感增进了爱人之间的感情,千金难换。而想出这个点子的,就是病房里的80后ICU主任——甘泉。
他就是甘泉,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成人ICU主任。1982年出生的甘泉是个妥妥的80后文艺青年。在学校读书时,甘泉就经常给当时的女友写信,互诉相思。
这是我们第一次分开这么久,还记得一年多前,你去上海又去潜江的那两个星期吗?我每天都盼望着看到你的短信,听到你的声音,看到你的样子。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成人ICU主任 甘泉:读出来就感觉到根本不是能说出来的话,应该都是写出来的话,所以说写是最能表达感情的。
研究生毕业后,甘泉不断跨界,做过麻醉医生,也援藏建立过ICU。十几年来,他见了不同科室形形色色的病人,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过往,甘泉在调任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成人ICU主任时,便想到了成立阳光ICU的想法。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成人ICU主任 甘泉:为什么提出阳光?因为太阳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很温暖,所以我就想怎么样把这个阳光的定义给扩大,当时就提出来三个方面的想法,一个治疗阳光,一个是心情阳光,一个是结局阳光。
在这三个“阳光”中,大多可以由医护人员来完成。但唯独心情阳光,不能仅仅依靠医疗手段。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成人ICU主任 甘泉:我们希望是有家属来参与的医疗行为,所以我们就想到了能否让她老公在她进来的这个时刻,能够给她一些心理上的安慰。但是我们都知道中国人不喜欢去表达自己的语言,他们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去表达这个更好的东西,我就想到了写信。
从2018年1月开始,医护人员开始尝试让等在病房外的丈夫给病床上的妻子写信。可是,一开始并不顺利。许多丈夫都觉得这是一件无用功,不仅矫情,还耽误他们时间。一个月能送出的只有一二十封信。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成人ICU护士 王同凤:一方面丈夫可能觉得,一封信对疾病可能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婚姻生活慢慢沉淀为亲情之后,可能就觉得我爱你这些情话没有那么重要的,柴米油盐过日子。
虽然丈夫这么认为,可是在医护人员眼里,此时的产妇是最为脆弱的。怀胎数月,一朝分娩。产妇的身体和心理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任何一点小事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让更多丈夫能够参与其中,医护人员想了很多办法,一方面反复游说,告诉他们妻子的状况,同时,还专门设计了一个信纸。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成人ICU护士 王同凤:我们让丈夫知道,现在他最深爱的老婆在里面,在忍受着疾病,然后我要让她知道,虽然我人在外面,我不能够进去陪她,但是我对她的爱是一如既往的,我们在告诉丈夫,你的老婆需要你。我们也告诉老婆,你的丈夫在外面,虽然我们没有让他进来,因为ICU的一个特殊性,但是你的丈夫在外面是很爱你的,是很担心你的。
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丈夫提起笔,为妻子写下了也许是两人生活中的唯一一封信。更让人欣喜的是,因为有了这封信,治疗也更顺利了。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成人ICU护士长 肖蓉:比如说有的心情好了,她血压也就降了,真的,血压降了她出血也就少了。所以说像这样的话其实对于她产后的一个恢复是大有好处的。
现在,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成人ICU里,超过一半的丈夫都会给妻子写信,一年时间,已经有300多封“写给妻子的情书”送到了产妇手中。
钱云:很难得的形式,真的是返璞归真吧。
彭梦雅:看完这封信就蛮感动,自己就多了一份信心。不管什么事情,坚强下去,我们都能够面对,一起去面对它。以后会给宝宝看,让他知道我们有多么不容易。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成人ICU主任 甘泉:其实我们医生就不光是一个懂技术的医生,也要是一个懂人文的医生,我们是治疗得病的人,而不是这个人的病。
仁者医心 “ICU情书”放大爱
一个工作模式的创新,让一个充满病痛甚至是生离死别的地方,照射进了一束特殊的“阳光”,温暖、有力量。
我们常说医者仁心,其实还可以加上四个字——仁者医心。就像甘泉大夫说的,他治疗的是人,而不只是病。既然是人,情绪、心理的调节当然不容忽视。其实写信并不是个硬性要求,但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医生关注“医心”。写信读信都是有仪式感的,不妨让我们生活中多些这样日后能记得起来的仪式感。
爱是需要表达的,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不过,学会在生活中表达藏在心底的爱,可能是我们在这个故事中另外的一个特别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