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他们清白:从被举报到澄清正名

2018-12-04 22:11:08 正名,清白,举报

“得到澄清后,感觉一下子轻松了。”39岁的罗靖说,那之前,他经历了一番内心的起伏和挣扎,觉得委屈和失落。

罗靖是泸州市江阳区蓝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今年国庆节后,因被匿名举报“工作作风等问题”,受到江阳区纪委监委调查。11月14日,根据调查结果,江阳区纪委监委干部再次来到蓝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邀请了10余名干部职工代表召开了一场“澄清会”。

▲11月14日召开的“澄清会”现场

会议开完后,罗靖感受到了“组织上对我们基层干部的信任和保护”。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泸州市依据出台的《检举(控告)失实澄清保护制度暂行规定》,今年以来已对117名受到不实检举控告的干部进行了澄清正名。泸州市江阳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来看,受到失实检举的干部对自己要求更严了,工作积极性也更强了。

据了解,今年11月初,全国多地均陆续推出了“澄清保护制度 ” 。而对于泸州这项规定的 实施 ,人民日报11月27日还发表了题为《窝心几个月,“闷疙瘩”解开了!》的文章,予以了肯定。

被调查让他情绪低落,“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罗靖是突然得知自己被人举报的。

国庆节后刚刚上班,他接到江阳区卫计局纪检干部打来的电话,说要过来展开核实调查,让他在单位不要外出。他尚不知道调查什么事,也不知道调查谁的问题。

纪检干部的问话,让罗靖明白了是调查他的“问题”。调查人员跟他谈话后,又分别找了多名单位职工、干部了解情况,罗靖被要求回避。

被调查的罗靖,心里有些懵。当天晚上回去,他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仔细回忆自己在工作中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是因为疏忽大意犯了错,还是哪些地方得罪了人?

那几天的罗靖情绪很低落,他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也没有告诉家人,不想把自己的压力带给他们。但他在亲密的朋友面前抱怨过,“这工作干起没劲。”

随后的一次中心业务会上,罗靖利用这个机会跟单位干部职工做了一个“自我检讨”,说工作中可能确实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帮忙指正”。

他后来得知,自己被举报“不遵守考勤制度,作风强硬,绩效考核不透明等问题”。罗靖后来从局纪检组获悉了自己的调查结果,检举失实。这个结果让他并不意外,因为“自己心里还是有数”。

罗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负责单位考勤,都是早上8点到办公室。平时单位决策,也是中心业务会讨论决定。关于绩效考核,他说自己到蓝田就职后,并未对原有考核机制做较大调整,且考核由一名副主任负责,所有职工也是可以进行核查的。

罗靖表示,虽然调查结果最终证明检举失实,但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自己被纪委监委调查的事情,单位同事应该都已经知道了,大家表面上不说,但背后多少有些议论。平时见到同事的时候,多少有些尴尬,罗靖说,虽然知道身正不怕影子歪,但自己“被调查过”的经历,多少给人“有点不明不白的感觉”,让大家对他这个“单位一把手”产生了看法。

澄清后就轻松了,“组织还是很保护自己的”

11月14日,江阳区纪委监委、江阳区卫计局纪检干部来到蓝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召开了一场澄清会,会上通报了调查情况,为罗靖受到的不实检举进行了澄清。与会的有该单位中层干部、普通职工。罗靖在会上发言,表示以后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欢迎大家监督,同时改进工作方式,更细致、更完善地去开展各项工作。

▲11月14日召开的“澄清会”现场

蓝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职工34人,是一家综合性医疗机构,开展门诊、住院、综合医疗、公共保健等业务。39岁的罗靖2007年参加工作,在调任蓝田以前,已经在三个乡镇卫生院工作或任职。他是公共卫生方面的医师,熟悉业务,也有丰富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工作经验。

得到澄清那一刻,罗靖一下子觉得心里轻松了很多。他一扫过去的低落情绪,觉得工作“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他说在澄清之前这段时间,心里确实有点不好过,灰心丧气,感觉自己干的工作不值得。

“觉得组织上还是很关心自己,保护自己的。”罗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澄清会让自己得到了正名,也得到了鼓励。

澄清会后,罗靖对工作作出了一些调整,单位安装了指纹打卡考勤的机器,保证考勤制度更具体。同时建议分管考勤的副主任,每个月的工资条要打印出来,并发到每个职工手中。他说,事实上,经历被调查再到澄清,也是自己学习提高的过程,加强了自己对日常工作的认识,更注重细致周全的考虑。

澄清很有必要,消除“被调查”的影响

江阳区华阳街道负责群工工作的李华永被举报的问题,是“打招呼,照顾了一名亲戚吃低保”。举报时间是今年8月,澄清会是9月份召开的。

华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办主任黄晶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李华永的“问题”最终的调查结果是,其一个远房舅母确实享受低保政策,但这跟李华永并无关系,且符合低保政策。

今年9月,华阳街道召开全体干部大会,参会人员有街道、村、社区等干部80多人,利用这个机会,街道纪工委通报了对李华永的调查结果,证明了李华永的“清白”。

李华永在基层工作了30多年,明年就到退休年龄。他说自己在被调查的时候,并没有太大压力,但他觉得澄清会还是很有必要,“马上就要退休了,我还是希望给大家留个清白干净的印象。”

黄晶介绍,以前纪检部门在开展工作发现不实举报,也有通报,但通报往往是小范围的。虽然最终证实了被举报干部的清白,但经历过调查后,还是给该干部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澄清会就能够及时消除这种“被调查过”的影响。

黄晶表示,华阳街道办辖内有10多万人,近年来,泸州城西发展很快,去年7月他调任华阳街道时,辖区内才55个住宅小区,现在就有67个了。“现在基层干部工作压力较大,保护干部,让他们积极工作,放开手脚,是一项重要工作。”

出台制度,已为117名干部澄清正名

2017年12月27日,泸州市委市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的《检举(控告)失实澄清保护制度暂行规定》,印发给各区县党委政府、市级各部门(单位),提出了对如实检举(控告)的,应当给予鼓励和保护;对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或者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有关机关正常工作的,应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据了解,截至目前,泸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先后采取召开澄清会、出具说明通知、向党组织通报等方式,已对117名受到不实检举控告的干部进行了澄清正名。

江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澄清会还将继续开展,调查清楚一个,就及时通报一个。“要让干部轻装上阵,我们既要严惩基层‘微腐败’,也要为实干者撑腰正名。”

据了解,在目前全国上下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下,确实会给一些干部带来一些“害怕犯错”的情绪,特别是被不实举报的干部,他们心理上必然会有一些“委屈”,泸州市强化不实举报“澄清”“正名”工作,目的是消除这些干部的心理负担,鼓励他们积极大胆、激情满怀地投入到干事创业中。

红星新闻记者 杨灵 图由江阳区纪委监委提供

编辑丨汪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