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类孩子, 看着聪明其实是短见, 宝妈别瞎高兴了
文|文儿
聪明作为一个夸人的词,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一般都会让宝妈非常高兴。但是,这一类孩子,看着聪明其实是短见,宝妈别瞎高兴。
哪一类的孩子呢?爱耍“小聪明”的孩子。聪明前面加一个“小”字,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智慧了。这类孩子小时候看着脑瓜灵光,甩同龄人一条街,可长大却难有出息。因为小聪明的孩子,容易目光短浅,只顾眼前。
小聪明不是真聪明,是一种短见
我有个高中同学叫小东,上学时出去吃汉堡,他总喜欢约上我们班被叫做“小胖子”的男孩。这个小胖子视力不好,平时不戴眼镜,根本看不清东西。小东老是利用这一点欺负他,比如趁他不注意偷偷拿了他点的鸡米花吃。等小胖子反应过来,他就拍手说这是个偷袭的游戏。因为视力不好,“小胖子”从来没有偷袭成功过,慢慢地他再也不跟小东出来吃东西了。后来,同学们发现小东爱耍小聪明,都不怎么跟他玩了。现在毕业工作了,据说他还是喜欢耍小聪明。有一次工作中,他还因此得罪了客户,差点被老板炒鱿鱼。因为同学们都不喜欢他,大家联系也少,他遇到困难时也少有人帮忙。
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耍小聪明的孩子,一般都是在眼前事上用点智慧,至于长远他们根本不会去想。小聪明不是真聪明,而是一种短见。就像我同学小东一样,用自己的小聪明当时得了好处,长大后却断了人脉。而且,小聪明一旦成为一种习惯,他今后工作中也难免会吃亏。
孩子爱耍小聪明,要抓紧改正,但要注意方法
爱耍小聪明的孩子,看着机灵,其实真的没把聪明劲儿用到合适的地方。比如,用小聪明偷懒耍滑,用小聪明撒谎逃避责任,用小聪明获得家长和老师的喜爱,一旦孩子的这些行为被当做“真聪明”去鼓励,孩子以后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容易走偏。所以,宝妈别瞎高兴,要抓紧帮孩子改正。不过,孩子的小聪明有时也是被大人夸出来的,改正时一定要注意方法。
首先,要尊重孩子,考虑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当众揭穿他的小把戏,让孩子难堪,这样会打击孩子的自尊,使他变得自卑。
其次,运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比如,家长可以模仿孩子,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他也尝尝被人用小聪明耍弄的后果。
最后,就是让孩子正视什么是聪明,家长也要摆正对聪明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告诉孩子聪明是用在学习和与同学建立真诚的友谊上的。聪明不仅是智商高,情商也要高。会解决事情,又能充分尊重他人,这才是真正的聪明智慧。
你家孩子爱耍小聪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