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和吃斋一样吗? 哪一种更健康?

2018-01-05 12:18:06 吃斋,吃素,一样

吃素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小时候某一次吃肉太多,吃忤心了,从此再不吃肉;另一种则是素食主义者,坚信植物食品有利健康,动物食品有害健康。本文所言“吃素”,就是指素食主义者。

素食主义者的理论之一是:动物食品所含的一切营养,在植物食品里都有。这话千真万确,但是,所含的量有所不同。就某种营养而言,要达到一定的量,吃少量动物食品就够了,而植物食品则要吃一筐,你能吃一筐吗?不能,那么就会缺乏这种营养。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色氨酸是人体必需的20种氨基酸之一,人体不能合成,只能从食品中摄取,它在动物食品里含量丰富,而在植物食品里微乎其微。吃素的人,由于不能整筐整筐地吃含有色氨酸的植物食品,所以往往缺乏色氨酸。色氨酸缺乏,会影响睡眠,使人不瞌睡,所以老和尚能整夜坐禅,而我们俗人则不能。不过我们俗人为了功名利禄而忙碌,需要充足的睡眠、旺盛的精力,还是不要缺乏色氨酸的好。

素食主义者的理论之二是:草食动物如牛、羊、鹿,光吃草照样膘肥体壮,人岂不能?这种理论忽视了人与草食动物在生理功能上的不同。草食动物吃的是草,却能在体内合成所需的各种营养,包括各种氨基酸。比如奶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而吃素的妇女,奶水肯定没有吃荤的足。所以,这一理论也站不住脚。

本文之目的,不是反对素食,因为人各有志,不可勉强;也不是提倡光吃肉,因为人的消化系统毕竟不同于肉食动物。本文主张杂食性,荤素皆食,以素为主,以荤为辅。杂食性,是人类天生的食性。

所有生灵进化到今天皆不改其食性。我们以为猪是吃糠的,其实只给猪吃糠是对猪的“虐待”。猪也是吃肉的,它老是拱地,你以为它是在学农夫耕田吗?非也,它是在找土里的虫虫吃。为了满足猪的营养需求,现代集约化养猪,饲料里都加有骨粉或鱼粉。我们以为熊猫是吃竹子的,其实熊猫既有“熊’’性又有“猫”性,也会捕食比它弱小的动物。人类也是这样,祖先既采食野果,又茹毛饮血,我们今天既吃五谷果蔬,又脍不厌细,完全是食性相传。

说罢吃素,再说吃斋。一般以为吃斋就是吃素,其实并不尽然。吃斋者还有第二种理论:不杀生即为吃斋。吃肉必然杀生;喝奶则不会杀生;吃蛋也可能不杀生。飞鸟野禽的蛋,一般都能孵雏,吃了即杀生。母鸡、公鸡混养生的蛋,也基本上都能孵雏。而纯养母鸡所生的蛋,没有受精,就没有生命,绝对孵不出小鸡来,吃它就不是杀生。持这一理论的有个著名人物叫段祺瑞。 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的卫队枪杀游行的学生,就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写的那场学生运动。据有的史家考证,段祺瑞因为卫队擅自开枪而谢罪,发誓从此吃斋。但为了增加营养,他亲自养了一群母鸡,绝对与公鸡隔离,下的蛋被称为斋蛋,他每天都吃。如今,现代化的蛋鸡场,养的全是母鸡,即便搭配几只公鸡,也只是为了给母鸡以性刺激,让母鸡们多下蛋。公鸡、母鸡分笼饲养,画地为牢,是绝对不允许交配的。所以,现在市场上的普通鸡蛋,吃斋者尽管放心吃。倒是那些“笨蛋”、“土鸡蛋”,有可能是公鸡母鸡混养所生。

任何理论都要与时俱进,吃的理论亦如此。为身体健康计,吃素者不妨吸收吃斋者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