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定义我们可以吗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欢迎来到 肆虐的响叮当
来了别着急走,请留下你的足迹,见证我们的成长。
前段时间,网上铺天盖地的全是关于90后怎样怎样:
90后的平均月收入
90后开始养生了
(因为)90后开始掉发了
90后眼睛瞎了
90后得胃癌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90后,死的最快的一代(What?)
佛系,儒系等等90后……
这几天,大家忙着联系人,因为一放假就要约起来,所以就会与故人聊一聊现状。
我也不例外,但聊着聊着,画风一转,妖风四起……
“你最近掉头发吗?”
“啊?啊……掉啊。”
“我也是!怪不得,掉头发不都说是90后嘛。”
“我才不是……你才是。”
别的话题我没有遇到,我估计再聊下去可能会聊到比如“这样下去能活多久”的问题,便随便找了理由挂了电话。
不知为何,没来由的不爽,我们是90后不假,我们是有些坏毛病我们不否认,可是总感觉我们在被贴标签。
我们,真的那么惨吗?提前衰老到活不过多少岁吗?
我们掉头发不假,也不是都秃了啊……
我们胃不好,做食品的没有责任吗?什么添加剂都放,一杯水都能调成奶,你们不说,我们谁知道?所以我们学习养生啊……
90后挣多少也要扒一扒,然后被各大公号写成文章推送,读者频频被洗脑还不自知……
总之,这样以偏概全,对某些90后真的不公平。
试想以下几种情况:
一天风和日丽,一位健康的90后出门准备找份兼职,于是他来到了一家餐馆中。老板看着他,问:
“你多大?”
“21。”
“呦,90后啊?你掉头发严重吗?”
“对不起,您说什么?”
又是一天,风和日丽,一位健康的90后出门逛街游玩,商场门口聚集了一群做健康医疗的调查小组。他们顶着太阳,穿着统一的制服,幸苦的拉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去做调查问卷。其中一位阿姨看到了路过的他,上前一把拽住,问:
“孩子?多大啦?”
“21。”
“呦!90后啊!来来来,快做一份健康调查吧!现在就你们这么大的孩子啊身体都不是太好的呀!我邻居家有个小孩都熬夜熬死了呀!”
“……”
还是一天,风和日丽,一位健康的90后在家装扮了一天,等到夜晚降临,出门逛街去了。辗转间,他来到了一家酒吧。又谈笑间,撩了个妹儿。妹子天女下凡,声如天籁,笑颜如花,三观一致,必是此生真爱!
到了“盘问户口”的时候,妹子是80后,便对90后说:
“大兄弟,最近都说90后不够努力啊,看你思想很成熟,将来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就不要一个人来酒吧这样的地方吧,毕竟这里风月场合,不是只谈恋爱才伤感情的……”
“……”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脑洞,纯属虚构。
不过,我依然要为我们90后发声。
首先,标签就在我们未成年开始就永久的贴上了,70后、80后们对90后还是有着匪夷所思的固有偏见。
有人把90后当脑残,脑残人发明的“火星文”果然火不过1年
被说以前熬夜家常便饭,现在一熬夜就念叨难受
被说以前总喜欢跑出去玩,现在却天天窝在家里
被说以前放荡不羁爱自由,现在什么都随便,所以有人想出了个词儿叫“佛系”
被说以前天天吃垃圾食品,现在喝水倒是想起塞一把枸杞
等等类似的说辞,总之,怎么做都看不惯。
然后,00后一代也成长起来了,调侃90后也变成了叔叔阿姨……
比自己年长的不喜欢我们,比我们年轻的还要嬉笑调侃我们,但是不要忘了,90后也继承了中华传统美德,那就是尊老爱幼,你们懂的。
其实,我们这一代压力很大,我们并不是流行互相喊着“好同志”的年代,也不是看着高楼大厦平地起的年代,而是睁眼就发现钢筋水泥的一代,而且还是信息科技等光速发展的一代。
看着这么强大的祖国,我们内心充满了自豪,也充满了不安和焦虑。
因为这个世界太快了,快得令人窒息。
今天刚刚治好了小病小痛,却被告知在遥远的我忘了东南西北有个国家换头成功了。
今天刚刚付了房子的首付,却被告知房价下跌,房地产中介也纷纷关门大吉。(但我感觉二三线城市还好吧)
今天刚刚买了宝马奔驰,却被告知政府开始提倡马云和众多土豪们研制的环保充电式汽车,还推行了一系列的税收减免等政策。
我自身也曾经认为,多读一些课外书就能填充自己很多的能量,但是却发现,有人正在花钱学着别人视频总结出来的经验。快速月入过万技巧,如何拥有甜美的声音,怎样利用你的时间,要成为理想中的人士你要做到什么等等课程……
这已经将自媒体转变成了不仅仅拘泥于文字和微商里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而是更加注重实践,达到快速又没有什么成本付出即可获得更大的利益上来了。
这让我一个刚入社会不谙世事的90后感到惊讶。
原来,不是生不逢时后悔没赶上那些黄金时代,而是一个世界的变化真的太快。
所以啊,我们真的有很大的压力,而那些不懂我们的人,却还喜欢随意定义我们,今天定个罪名,明天贴个标签,好像如果我们随了他们的性子,就可以为我们指点迷津一般,可是呢,谁都知道谁是半斤,谁是八两。
说实话,我们不在乎被谁调侃,因为我们自嘲起来自己都佩服自己,只不过,请别瞎定义我们,我们还是那有个性的一代,在你们听着我们的无所谓态度之下,内心其实更加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让你好看。
我们知道未来会很坎坷,但是也厌倦了你们那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那么,别定义我们,别再贴标签,别再给不坚定的人洗脑了,我们不会听,送上作家远近的话:
“余生不用你指教了,我自己瞎几把过吧。
前方的路,即使跪着,哪怕躺着,都能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