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出来一种女性的疫苗很火, 到底会为女性健康带来什么?

2018-01-06 14:36:34 女性,会为,很火

近日,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反对打宫颈癌疫苗”的言论,他认为认为普通老百姓没必要接种HPV(宫颈癌疫苗)疫苗,早期基因检测才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在网络上引起众怒,许多医生在微博中反对他的观点。

HPV疫苗到底该不该注射?

在宫颈癌防治中,

基因检测和接种疫苗分别发挥了何种作用?

公众又该如何抉择?

小编今天特邀专家给大家解答。

(敲黑板,认真看!)

疫苗注射从源头上阻断病毒感染

但并非万无一失

HPV疫苗是全球第一个肿瘤疫苗,

也是人类首次尝试通过疫苗预防癌症。

2006年,预防性宫颈癌疫苗在美国上市,

HPV疫苗的诞生,为全球众多女性带来了福音。

相关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世界已有160个国家使用疫苗,

在北美、澳洲地区已有80%的年轻女性接种宫颈癌疫苗。

《2015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

中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约9.89万例,死亡人数约3.05万 ,

在我国宫颈癌的防治形势非常严峻。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室研究主任乔友林教授在接受表示:“预防宫颈癌,打疫苗是首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教授毕蕙教授认为,

宫颈癌防控分为三级:

一级防控为注射疫苗,

二级防控为早期筛查,

三级防控为诊断治疗。

“由于疫苗的使用,我国真正进入了宫颈癌三级防控的时代。”

在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风险约为80%,其中约10%~20%的感染为持续感染,并可能会最终发展为癌症。

但庆幸的是“宫颈癌是一个非常可防可治的肿瘤,病因明确,约99%的宫颈癌患者是HPV感染所致,其中的16型和18型是主要致癌因素。”

目前,全球有3种HPV疫苗,分别是二价、四价和九价。

二价、四价HPV疫苗可预防高达84%的宫颈癌,而九价疫苗可预防90%的宫颈癌。

2016年7月,二价HPV疫苗在中国获批上市。

2017年5月,四价疫苗佳达修正式获批在中国上市。

乔友林表示,对于中国女性而言,宫颈癌中的16型和18型是主要致癌因素。

二价、四价疫苗均针对HPV16、HPV18致癌因素,完全可以对抗导致中国人群宫颈癌的主要亚型,起到很高效的保护作用。

注射疫苗能让大多数年轻人避免HPV的感染,从而降低中年后的宫颈癌发病率。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活跃度下降,感染的风险也会下降。

毕蕙认为,对预防宫颈癌来说,注射HPV疫苗是从源头阻止病毒的传播感染,这将大大降低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也大大降低治疗HPV感染的医药费用,其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基因筛查并非万能

打疫苗 筛查才是最佳预防方式

预防宫颈癌,疫苗虽然可以作为一道有效屏障,但也不是注射了疫苗就可一生高枕无忧,配合宫颈癌的筛查才可做到万无一失。

专家表示,疫苗注射也不能代替筛查预防。

乔友林表示,现在疫苗只针对16、18两种类型病毒,引起宫颈癌的高危型HPV亚型有10余种,即便是九价HPV疫苗也仅覆盖7种亚型的高危病毒。所以“最佳预防方式就是疫苗从小朋友时开始打,还要跟筛查结合起来”。

目前,宫颈癌的筛查包括宫颈刮片、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及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高危型检测等主要方法,各种方法检测灵敏度,特异度也都不一样,个体如何选择?

乔友林认为,选择的时候要根据个体年龄、身体状况及家族病史来选择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不存在哪一种最好或不好的问题。

毕蕙认为,基因检测具有自身的优势,但早期筛查并非单纯的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只是宫颈癌筛查的一种,仅有HPV基因检测的结果不具有诊断价值,而是要和细胞学检测结合。“HPV 细胞学”联合筛查癌前病变,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漏诊率。

乔友林表示,目前,价格仍然是疫苗注射推广的一个瓶颈,期待国产HPV疫苗尽快问世,降低价格,从而提升HPV疫苗的接种率。他强调:“目前应提倡采用不同的预防方法,优化有限的医疗资源,为各阶层广大女性提供好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