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衰老从这根管子开始, 它一老全身老! 毁健康的8件事别再做了
一个人的衰老从哪儿开始?出现鱼尾纹?记性差?精力不足?都是错的!
其实是血管!你或许不晓得,深藏在我们体内的血管,有9万6000公里,也就是说血管的长度,可以绕地球2圈。一旦它开始“老化”,全身都跟着老了!
小动作自检心脑血管
平时我们经常自检一下,看看咱们的心脑血管健康状况
第一个动作,检测大脑运动区是否梗塞。将双手平摊,手指打开,闭上眼,默数十秒钟,张开眼睛,观察手臂,有没有手臂往下掉。
第二个动作,双手向前伸直,闭上双眼,然后模拟抓球行为,双手同时来回转动,动作逐渐加速,如果速度变快双手转动的动作混乱,没有规律,则暗示有梗塞的可能。
第三个动作,请一个人站在自己面前竖起一根手指,然后反复戳碰对方的手指和自己的鼻尖,对方的手指可以变动位置,如果速度变快也能点中对方的手指则没问题,如果点不中对方的手指,则可能是脑血管出了麻烦,需要就诊。
最毁心血管的8件事,要少做
在我国,居民死亡原因,其中心血管病,占总死因的比例超过四成,高于癌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究竟是哪些事情毁了我们的心血管,下面8件事,可要少做了。
1、顿顿大鱼大肉
鸡鸭鱼肉都是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吃多了可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酸过多。这些东西附着沉积在血管上,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2、总喜欢下馆子
三四十岁的人常在外面应酬,餐馆里的菜多用“高油、高盐、高糖”和“浓油”做出来,造成血管里的脂肪越来越多,把血管堵塞。
3、过23点还不睡觉
熬夜时,会打破生物钟,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变黏稠,流动缓慢。长期“黑白颠倒”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比正常人增加1倍。
4、抽烟
血管外科有句行话:“要么戒烟,要么截肢,您只能选一样”。这不是骇人听闻。
抽烟是招致血管发作毛病的首恶之一,哪怕你身材再好,一天两包烟,也肯定会给血管留毒,让它一每天衰老下去。
大量统计学数据表明,80%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有长期吸烟的习惯,90%以上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有大量吸烟史,香烟通过使动脉壁产生结构损伤,使人类血管老化过程提前10年。
5、久坐
逢节假日、周未,很多人会“坐”着度假,搓麻将打牌玩桌游。却不知长时光牢固一个姿态坐着,简单惹起静脉压榨,构成下肢静脉血栓。
6、运动少
临时不活动,血管内的渣滓会逐步积累,构成粥样软化斑块这个“不定时炸弹”,还会影响到毛细血管供血,而且随时被引爆。
7、肥胖
肥胖对于心血管的影响,一开始是没有症状,因而很多人只以为胖了不美,不减肥,直到出现高血压、高血脂,发生冠心病,才发觉肥胖损害心血管。
8、喝酒无节制
长期喝酒,血管容易失去弹性、变硬,出现高血压。过量喝酒还可能引发主动脉夹层,一旦破裂,性命堪忧。
最佳血管养护时间表
调养血管并不是难事,但首先要晓得它究竟最喜好哪些习性,下面这个血管养护表,能够参照一下。
早上8:00,喝杯豆浆
豆浆是很好的豆类制品,富含身体不可或缺的植物蛋白、大豆异黄酮等。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对延缓衰老、应对更年期、预防动脉硬化、保护心脑非常有益。
上午10:30,起身活动
0点30分处于上午工作时间的中段,此时活动10分钟可以放松情绪、减轻久坐的影响。假如能够的话,只管每坐1小时起来活动10分钟,瞭望远方、拉伸四肢、漫步等舒缓活动都可。
中午12:00,吃点蔬果
不同颜色的蔬菜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且含量不同,摄入蔬菜的种类越多,吸收的营养越全面。蔬菜中含有机体不能合成的维生素C、花青素、膳食纤维等,有利于抗氧化、排出肠道垃圾,保持血管弹性。
傍晚17:30,步行20分钟
运动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不断更新细胞,有助增加血管的粗度和弹性,使小血管的数量增加。倡议少开车,“百练不如一走”,步行是最好的运动。
晚上18:30,喝碗杂粮粥
五谷杂粮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晚点19:30,快走40分钟
晚饭后一小时,能够在小区楼下快走40分钟。对血管也是大有裨益的。人体内的很多渣滓,如乳酸、尿酸等废料以至毒素,是不能完全通过大便、小便排出体外的,必须通过汗腺排出。
晚上21:00,喝杯辣木籽茶
平时在家可以多喝辣木籽,对预防静脉血栓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久坐一族来说。
辣木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它可取代复合维生素、钙片、鱼肝油等。
经常食用辣木籽可改善睡眠、增强记忆力、延缓衰老,还可用来治疗肝脏、脾脏、经络等特殊部位的疾病。并对多种慢性及重大疾病都有极大的改善功效。
特别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等有很好的效果。
辣木籽的食用方法
剥外壳食内子(请勿将籽壳丢弃,可用水泡服或作为净水剂)。
一般来说,刚开始食用最好一天食用一至三次,一次二至四粒,一星期后再依个人体质加减,持续食用一个月后,即可明显感受到效果
以上图文信息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