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来了, 此时养生做好“5个三”, 不然长寿基本和你无缘
今天,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因“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所以,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老人们也常说,“大寒,大寒,抱成一团”,足见大寒节气的寒冷。这时稍不注意,就可能会生病。
“
大寒,即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积雪不化……所以人们常说,“大寒小寒,冻成一团。”过了大寒,代表着一年即将结束。”
一年终了,至此轮回。是不是觉得这一年去得太快?大寒作为最后一个节气,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春天就在眼前了。既然如此,咱们更要养好身体,做好以健康体魄迎接新运气的准备。也变得更有意义了。在此,贴心的专家早已为我们划好了养生重点:会穿,会吃,真的超简单哦---
会穿:穿对了,寒气不再是一种猝不及防的东西
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时间是一种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和时间一样,寒气在冬季就好像是一种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自己明明穿的很多,怎么还是生病了?专家提醒,穿得多还得穿得对。只有护住以下这5个地方才算是穿对了。在这五个地方防止寒气的入侵,寒气将不再是一种令人猝不及防的东西:
防 颈 寒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遍布血管且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冬天应该通过戴围巾穿立领装护住颈部,保暖的同时又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达到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疾病的目的。
防 鼻 寒
一言不合就鼻塞是很多人冬季的日常,尤其是对于有鼻炎的人来说,冬天简直太磨人。然而防鼻寒不是要用围巾把鼻子也包起来,而是提倡以寒制寒——每天早晚、出门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这样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对防治鼻炎也有一定的效果。适当的揉搓还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症状。
防 肺 寒
冬天里的风寒感冒总是让人蓝瘦、香菇,所以可以在出现流鼻涕、咳嗽等轻微症状时,选用一些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熬成粥来散寒。清代《惠直堂经验方》记载神仙粥:“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防 腰 寒
一些“要风度不要温度”的美眉们喜好穿低腰裤,殊不知这样会招腰寒,冻着肾,导致整个机体耐寒能力的下降。因此,冬天不仅需要吃一些温热性、温补肾阳的食物来补肾,还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揉搓来暖肾阳: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每次做50—100遍,早晚各做一次。
防 脚 寒
人们常说,寒从脚起,冬季如果穿了不够保暖的鞋子,感觉浑身都是冰冷的。冬季晚上入寝前足浴有助于防寒,但足浴不仅仅是简单的有热水泡脚,要做到几点并坚持才会有效果:水温保持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每次浸泡20—30分钟,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会吃:这些吃法,我们最好要懂哦!
“每逢佳节胖三斤”——中国人过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餐桌上,加之冬天寒冷,需要摄入更多热量来御寒,但如果想在吃的同时兼顾养生,我们就要“会吃”了。最好,以下这些吃法我们要懂:
多吃御寒食物
很多人冬天喜欢吃火锅,红油一滚辣出一身汗来,再也不怕寒流了。营养学家表示:辣椒、生姜、胡椒等辛辣食物确实有促进血液循环、驱寒的作用。
多吃红色食物
颜色红润的食物不仅外表“火热”,也能起到御寒的效果,并且能帮助我们提神醒脑、补充活力。大寒时节不妨试试将枸杞、桂圆肉或生姜冲泡饮用,驱寒发热;气虚和手脚冰凉的亲们,可以多吃红枣,益气补虚。
多吃红茶、黑茶
大寒时节,人体新陈代谢减慢,而红茶、黑茶有抚养益气的功效,具有养生意义。其中红茶性味甘温,蛋白质含量高,可蓄阳暖腹。而黑茶中含有的近百种酶类可补气升阳,益肾降浊,同时喝茶可以帮助肠胃消化、调整糖、脂肪和水的代谢,非常适合“每逢佳节胖三斤”的人群饮用。
今日最宜:燕麦
如果说冬至要吃饺子,小寒喝腊八粥,那么大寒应该给自己煮一碗燕麦。燕麦有很好的健脾开肾的功效,符合大寒时节调养脾胃的要求,同时燕麦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液循环。
综上所述,附上好粥食谱两个,供吃货们参考:
养生小食谱
虾皮燕麦粥
【材料】燕麦60g,虾皮、紫菜、大米各20g,鸡蛋一个。
【做法】将燕麦、大米放入砂锅,加水后大火煮沸,下入虾皮、紫菜,改小火熬成粥,加入蛋液、盐调匀,改大火煮沸。
桂圆红枣糯米粥
【材料】桂圆肉10g,红枣3刻,糯米60g,冰糖适量。
【做法】锅内放入桂圆肉、红枣、糯米、加500ml清水后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30分钟,加入冰糖末即可。
大寒至,年味渐浓,新的一年,相信你也有很多新计划和新目标想要去实现,不管如何,健康的体魄是一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