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四川的九大美食,每一个都让人口水直流、欲罢不能!
川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在中国美食界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
鱼香肉丝
鱼香肉丝是一道川菜中传统名菜,以鱼香调味而得名。主料为猪肉、黑木耳,辅料因做法而各异,但多为胡萝卜、竹笋、辣椒等。猪肉选用三成肥、七成瘦的切丝滑炒,吃起来肉丝质地鲜嫩。其鱼香味并不来自鱼,而是由泡红辣椒、葱、姜、蒜、糖、盐、酱油等调味品调制而成。
担担面
担担面是四川非常著名的一道小吃,据说源于挑夫们在码头挑着担担卖面,因而得名。担担面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面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堪称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
川味火锅
四川火锅以麻,辣,鲜,香著称,来源于民间,升华于庙堂,无论是贩夫走卒、达官显宦、文人骚客、商贾农工,还是红男绿女、黄发垂髫,其消费群体涵盖之广泛、人均消费次数之大,都是他地望尘莫及的。火锅是重庆码头上苦力发明的一锅煮,到现在经过不断的丰富与改良,已经呈现出非常多的口味和吃法。重庆火锅用牛油,味道更重;成都火锅绝大多数用猪油,口感在麻辣的基础上强调更多的其他口味。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也称为陈麻婆豆腐。始创于清代同治年间,由成都万福桥“陈兴盛饭铺”老板娘陈刘氏所创。因她脸上有几颗麻子,故称为麻婆豆腐。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很快便名播遐迩。麻婆豆腐外观色深红亮,红白绿相衬,在雪白细嫩的豆腐上、点缀着棕红色的牛肉末和油绿的青蒜苗,外围一圈透亮的红油,如玉镶琥珀。豆腐形整不烂,吃起来具有麻、辣、烫、嫩、酥、香、鲜等风味,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点。
川香辣子鸡
在川菜中,辣椒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辣子鸡是一道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菜,辣子鸡的特点麻辣鲜香,酥香爽脆,色泽红润,只观其色,闻其味,就让人口水直流。辣子鸡可以作为店里的特色菜,家庭聚餐待客都是非常不错选择,是经典的美味。
川北凉粉
川北凉粉用豌豆粉熬制而成,通体透明白亮,细腻柔嫩,软而不绵,用筷子挑着,还能抖几下不断。一般是用很多的红油浸泡着,白里透红,表面撒上葱花、蒜泥、姜汁,盐、酱油、少量红糖水。正宗的川北凉粉,是质体没有一丝杂质的白,滑嫩爽口,精致的佐料调制,那股辛香的味道还在嘴里久久徘徊,回味无穷。川北凉粉,清朝末年创立于南充。一个叫做谢天禄的小贩在南充渡口搭棚卖凉粉,因为他的凉粉细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浓,逐渐卖出了名气,谢家便世代相传专卖凉粉,后正式办起川北凉粉店。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通常以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为主料,配以辣椒油、花椒面等辅料,卤制而成。制作精细,色泽美观,质嫩味鲜,麻辣浓香,非常适口。关于夫妻肺片的由来曾经还有过很多争执,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是解放前一对夫妻生活困顿,一直就靠把牛的内脏(如头皮、蹄子、心肺等)收拾干净,配上各种作料沿街叫卖,了以糊口。
龙抄手
龙抄手是成都市著名的传统小吃,抄手是四川人对馄饨的特殊叫法。龙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馅嫩、汤鲜。抄手皮用的是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肉馅细嫩滑爽,香醇可口。龙抄手的原汤是用鸡、鸭和猪身上几个部位肉,经猛炖慢煨而成。原汤又白、又浓、又香。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是川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创始人为贵州人时任四川总督丁宝桢,在任四川总督时创制该菜,流传至今。由于一般认为宫保鸡丁正式创制是丁宝桢任四川总督之时,在蜀地创制并流传开,且其后至今的漫长岁月中,宫保鸡丁主要通过市场巨大的川菜馆作为载体走向大江南北及海外,声名远播,因此宫保鸡丁在菜系定位属于川菜系,同时由于丁宝桢为贵州人,所以宫保鸡丁也可被认为是贵州菜系即黔菜系。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留下口水啊?
再去四川玩的时候,
可一定要多多品尝当地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