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太胖,专家建议吃中餐?我们的饮食竟这么赞!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中餐好像早就成为了“贼好吃”但“太催肥”的那一挂,健康形象real不太好。许多人认为中餐米饭含量太高,肉菜油腻,长期吃中餐就是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
但是,对于人们的这种固执看法,英国中餐专家Lorraine Clissold给出了有力回击:吃中餐不但健康,而且饱腹,相比英国食物,中餐还具有一定的防病功效。这位专家还认为,近年中国肥胖率上升,主要原因是人们摄取了太多含糖量过高、加工程度过高的西方食物,而肥胖问题不断严重的英国人,也应该去尝试用中式饮食来减重。
还有两位外国的营养学家专家,对中餐给出了的营养学评价,以下是其中几条,来看看吧,我们的传统饮食法则竟然这么赞!别再斤斤计较卡路里
在传统的中餐饮食中,是没有“卡路里”这个词的。人们把食物看做营养的来源,而不是潜在的体重增加。营养专家说,中餐的法则是:避免含糖量高的空热量和无营养的食物。
另一位营养专家说:“一罐1卡路里的健怡可乐,和一个340卡路里的鳄梨,哪一个对你有好处?如果依据热量来选择,那简直太不明智。鳄梨的热量虽然看起来更高一些,但是它会给你提供单不饱和脂肪和优质的脂肪酸,这都是能帮助提高身体代谢率的。”
在中餐里,蔬菜是正餐
在英国,蔬菜一般只作为肉类或鱼类的配菜,而在中餐里,蔬菜也被当做正餐食用。两位专家营养专家认为,蔬菜应该占到每餐的一半,中餐在这点上做得很好。对主食友善些
在现在西方的各种减肥饮食中,一大半都把主食看做洪水猛兽。但实际上,营养专家们认为,倡导用低碳水化合物节食减肥的朋友,他们吃的食物一般脂肪含量较多,长期看来也并不利于健康以及减轻体重。
别打乱饮食节奏~
在中餐体系中,每天的进食量并不会有太大差别。而在西餐体系中,人们会在工作日吃得很少,在周末才会敞开胃口大吃大喝,这就比习惯吃中餐的人更容易出现“暴饮暴食”的bug。还有些西方人会在中午跳过午饭,把有限的进食计划留给蛋糕这个小妖精。中餐慢慢吃到饱!
两位专家认为,中餐中蔬菜比例较高,兼顾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吃中餐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可以让大脑有充足的时间接受CCK(一种告诉大脑你吃饱了的激素)。而西餐中大量高糖食品和精制碳水化合物食品容易让人吃得过快,也就是说,在大脑还没有接收到身体吃饱信号前,西方人容易吃下更多食物。餐前要喝汤,饮食要多汁
中餐中通常会有汤或者含汤汁较多的食物,特别是泡饭和粥等食物。而西方人的饮食往往都很干。营养专家们认为,喝汤能有助于控制食欲,让人更有饱腹感,还能帮助人摄取到更多营养。
无处不在的阴阳概念
中餐也会渗透了很多中国传统的阴阳概念。阴(湿润)的食物让身体凉下来,阳的食物(肉类、辣菜、酒和咖啡)让身体温热起来,中餐会通过饮食的手段,让身体达到阴阳协调。生吃食物最健康?不见得
在传统中餐里,基本没有沙拉等生吃的食物。虽然爆炒会降低食物中的维生素浓度,但人们通常忽略了一点,经过炒制的食物,其营养更容易被吸收。
食疗观念棒棒哒~
中国医学认为许多食物都有各自的医用价值:辣椒帮助消化并能驱除寒冷,大蒜可以中和毒素。西方营养学家也说:“两千年前,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就认为应该用食物作为药物。但是西方人已经完全忘记了这点。农耕社会应该更尊敬食物。”
一如传统中餐里的饮食法则:上火的时候,莲子百合能帮助清火。身体阳气不足时,一盘炒韭菜就是最方便的食疗小手段。常喝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