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明朝还有军队百万,为何却无人勤王?

2018-04-29 04:03:02 闯王,勤王,攻破

公元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李自成率领着起义军策马扬鞭,毫无波澜地攻占了紫禁城。崇祯帝在攻占前夕砍亲自杀了已到出嫁年龄的长平公主和6岁的昭仁公主,周皇后也悬梁自尽。在这座地动山摇的王城中,可崇祯帝紧急召唤的军队却迟迟不来,呆坐后崇祯帝披发跣足,拖着一路的血光,逃到煤山上,投缳自尽。

那么当时明王朝还有百万军队,为何却赶不过来就崇祯帝呢?当时明王朝分布在各地的百万军队中最大的一支当属于左良玉的了,据记载,他在练兵的时候,旗帜可以插满整个山谷,战马跑动起来的声音惊天动地。虽然说有点夸张,但是他的确掌握有近八十万大军。

接下来一支是吴三桂的大军,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刘宗敏亲自统率大军往山海关,另派大将唐通率兵两万从山海关北一片石出长城,夹击吴三桂。此战中,仅拥有十万大军的他竟然和多一倍军力的李自成打成了平手,说明此人同样不允许轻视。

除此之外,还有高杰和刘泽清的部队,收到呼救的信息之后,他们无动于衷,找各种理由搪塞不出兵,连兵力最强劲的左良玉也拖到最后才不紧不慢的有点动作。更让人欣慰的是吴三桂了,虽然他没有赶得上营救,但至少他听到信息后就马上出兵了。

其实当中他们不出兵的理由也是很明显的。义军如此强大,左良玉曾败于李自成,更是不敢轻易上阵,那么其他人呢,实力更为落后,怎么敢置自己于危险境地。还有就是在崇祯帝当政时期,疑心很重,比如当时袁崇焕率兵击退来侵犯的皇太极这个事件本该得到崇祯的褒扬和嘉赏的,没想到却被判为"通敌",最后被处死。人家忠心耿耿的救你,你却处死别人,谁以后还敢以身冒险去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