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求一只老底子味道的上海粽,不要那些“玩坏”了的网红棕

2018-05-24 07:01:38 网红棕,老底子,玩坏

这两年看多了稀奇古怪的网红棕,

甚是怀念奶奶包的手工粽。

老底子阿姨妈妈一道坐在弄堂口,

一边包粽子,一边噶山湖,

是很多人的端午记忆。

小申在吃货朋友的推荐下,

寻到一位包了30多年粽子的

上海阿姨“刘家姆妈”,

80年代她靠着口碑在街边卖了十多年的上海粽,

次次都迅速卖空,

直到现在还有老顾客打电话来求定做......

香喷喷的咸蛋黄黑猪鲜肉粽,

肥肉已经煮化在了米里,

粽米颗颗闪着迷人的光泽,

口感粘糯而不烂,肉香十足:

白米被煮的晶莹剔透,

吸收了豆沙里的油,紧紧包裹着豆沙,

豆沙的香气也煮透渗进糯米,

入口即化,甜而不腻:

每当包粽子前,

刘家姆妈都要起个早,

先去菜场挑选原料,

粽叶、肉馅、蛋黄......都得用最新鲜的。

回家后要先将粽叶过热水烫,

可以增加粽叶的韧性,

防止包的时候叶片破裂。

再一片片清洗:

刘家姆妈最拿手的就是咸蛋黄鲜肉棕。

肉得用当天新鲜屠宰的黑猪肉,

才够鲜香嫩滑!

买回来之后黑猪肉加入调料腌制2小时,

方能入味。

再将同款汤汁倒入棕米提前腌制,

味道慢慢进入,粽子才会鲜和香。

处理咸蛋黄时,

一个个洗净敲碎,把蛋白过滤,

刘家姆妈说,如果蛋白不处理好,

做出的粽子就会齁咸,不好吃。

一颗颗咸蛋黄晶莹剔透,美哭了!

一块黑猪肉、一整颗咸蛋黄,料足!个大!

而刘家姆妈擅做的另一款则是豆沙粽,

亲手制作的豆沙,

用颗粒饱满的大红袍赤小豆,去皮出沙,

再用玉米油炒制。

刘家姆妈说她不爱用猪油,有时会有异味,

很多人不喜欢,

玉米油则可以保持豆沙原有的味道。

过滤时使用了三层纱布,

保证豆沙更细腻。

平时嫌弃豆沙过于甜腻的小申,

被姆妈亲手制作的豆沙彻底征服,

口感软糯,甜度控制的刚刚好。

为了让大家品尝到地道的上海手工粽,

这次的手工粽子都是限量供应,

先到先得,至于能做多少个,

全凭老太太心情了~

《申》报热销商品

(点击图片进入对应商品界面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