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这种野草,原来是补肾的良药,下次看见赶紧带回家盆栽起来吧

2018-09-22 06:59:35 带回家,下次,良药

认识这个花叫什么花吗?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坡地头及路旁荒地等地方,因它的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其根部是传统的中药之一。每年夏秋,田间路旁、公园角落都会长出一丛丛喇叭形、披着一层绒毛的暗红色小花,这就是地黄花。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每个部位都可入药,其根茎就是著名中药地黄。生地黄药性寒凉,可清热、生津、凉血,所以善于治疗温病或高热性疾病。路边的这种野草竟然是这么好的补肾良药,你一定没少见过这种野草但是你从来没有注意过这种野草,看了小编接下来说的事情之后你是不是在懊悔自己之前没有珍惜这么好的补肾良药啊,下次看见这种东西赶紧带回家盆栽起来吧!

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同时其药性和功效也有较大的差异,按照《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它的功效与作用,鲜地黄:植物的新鲜块根,味甘、苦、性寒 ,清热凉血、生津润燥。

干地黄:植物的干燥块根,味甘、苦、微寒, 滋阴清热、凉血补血。

熟地黄:植物的块根经加工蒸晒而成 味甘、性温,补血滋润、益精填髓。

生地黄清热生津,用其煎水,调入蜂蜜饮用,可润肠通便。生地黄经过九蒸九晒,其寒性被去除,就成了温补精血的熟地黄。上好的熟地黄黑如漆、光如油、软糯香甜,性温味甘,入肝、肾、心经,大补精血。《本草纲目》认为它能够“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用药禁忌也不同:

生地黄: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熟地黄:脾胃虚弱,中满便溏,气滞痰多者慎用。

这种野草其实种在家里的阳台效果也是很不错的哦,你见过这种野草吗,小时候在农村肯定没少见吧,下次回老家一定要记得把这种野草给带回家盆栽起来吧,好处可是很大的哦,喜欢的话赶紧养上一盆在你家吧,其实也是很好看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