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反毒市长遇袭身亡 曾让毒贩游街 总统疑其与毒品有染
接连两天,菲律宾发生的两起市长遭遇枪击身亡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两起案件都发生在公众场合,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
其中,7月2日遇刺市长、72岁的安东尼奥·哈利利此前因铁腕手段打击毒贩,被称“反毒市长”;而7月3日遇袭的52岁市长费迪南德·博特暂不清楚是否与贩毒有关。
据菲律宾媒体盘点,自2016年菲律宾现任总统杜特尔特上台,已经有至少10名市长和4名副市长在任期内身亡,其中多人因涉嫌贩毒被警方击毙,其余几人则因遭到武装分子袭击身亡。
因此,此次遇袭事件一出,总统杜特尔特第一时间在公开场合称“怀疑”其或与毒品有染,但这种怀疑却随即遭到其家人和同事的反对,他们表示哈利利早就遭受过毒贩的死亡威胁,却仍称自愿“将生命奉献给人民”……
反毒市长遇袭身亡
曾以铁腕打击贩毒闻名
据《纽约时报》2日报道,菲律宾八打雁省塔纳万市市长,72岁的安东尼奥·哈利利在参加政府升旗仪式时遭遇枪击,当场身亡。据悉,事发地距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仅70公里路程,凶手目前在逃。
▲塔纳万市市长哈利利 图自CNN
目击者回忆称,当时,市政厅正在举行每周一例行的升旗仪式,国歌刚刚奏响,四周便枪声大作,一度引发尖叫和慌乱,几十名在场人员迅速逃窜躲避。
“根据现场来看,没有任何人接近市长,枪声应该是来自一名狙击手,子弹击中了哈利利上衣口袋里的手机后穿过他的胸膛。”当地警察局局长爱德华(Edward Carranza)称,枪手当时应该躲在市政厅附近的一个安全区域,“调查人员正在确认,事发时枪手躲藏的位置。”
▲哈利利在枪击案发生前,正在市政厅参加升旗仪式 图自政府官网
国家警察总长阿尔巴亚尔德表示,会彻查此次谋杀是否与哈利利打击贩毒相关。
据路透社2016年报道,当年,在杜特尔特宣布与毒品斗争到底后,哈利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更像是“杀鸡儆猴”,甚至有些“因小失大”,没有用力度去追查那些最大的毒枭和幕后黑手。
2016年,因让毒贩游街示众的铁腕手段,哈利利赢得了“八打雁省杜特尔特”称号,并获得连任。
▲2016年,哈利利在办公室中 图自《纽约时报》
然而,许多国内外的民间组织对此提出反对意见:哈利利使用强硬政治噱头为自己造势,而不是采用正当的法律手段,给予毒贩应有的惩罚。这与外界许多对杜特尔特“过于铁腕”的指责不谋而合。
事实上,哈利利的确曾多次公开对杜特尔特的铁腕风格表示认同。2015年,哈利利在接受《菲律宾每日问询者》采访时表示,他将杜特尔特当时主政的达沃市视为打击犯罪的榜样。之后在另一次采访中,哈利利称:“我认为菲律宾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杜特尔特这样的人物。”
曾被警方列入“毒品政客”黑名单
遇袭后总统疑其与毒品有染
令人遗憾的是,哈利利对于杜特尔特铁腕手段的追随与崇拜并没有为他赢得无条件的信任。
尽管有“游街”手段和强烈的意愿,但哈利利主政的塔纳万市毒品犯罪率仍然有增无减,他也因此被警方指责涉嫌毒品交易,甚至被列入了全国“毒品政客”150人的监控名单。
警方称,哈利利的铁腕态度和游街示众行为只是幌子,而他本人其实是毒品交易最大的幕后保护伞。但哈利利本人对这些言论表示了断然否决,并曾多次试图与警方进行交涉,希望将自己从“黑名单”中划掉。他本人还承诺称,如果警方拿得出他与毒品有染的证据,他不但愿意引咎辞职,而且甘愿作为贩毒嫌疑人带着纸牌游街示众。
在哈利利身亡当天,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的发言人罗克对其表示哀悼,称其是总统“在禁毒之路上的有力后盾”,他的离去是“重大损失”。但随后,杜特尔特本人在公开场合声明中,仍然“怀疑”他的遇袭和涉毒有关。
“我怀疑他与毒品犯罪相关,当然,仅仅是怀疑。”杜特尔特在2日表示。在随后的演讲中,他仍将哈利利与此前两名因涉毒而被击毙的市长相提并论。
然而,杜特尔特的说法随即遭到哈利利女儿及同事的反对。
哈利利女儿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称,将父亲和毒品交易联系在一起是不公平的,总统受到了误导,对父亲产生了错误的看法。“作为市长,我的父亲不应受到任何指责。”哈利利女儿坚称,“很多人只是不断地从相同的来源,反复听到相同的谎言便信以为真。但是,谎言重复千遍仍是谎言!”
据菲律宾当地媒体报道,当地公共信息办公室官员杰拉尔德(Gerald Laresma)称,哈利利在身亡之前,就已对自己可能“遇刺”有了预感。2017年5月,在菲律宾青年议会选举之前,哈利利就表示自己收到了死亡威胁,并称这些威胁随时可能成真,但他仍表示“无惧威胁,自愿将生命奉献给人民”。
“此前,他在各种场合都相当活跃,是个实干家。”拉杰尔德称,“当有人建议他应低调些后,他听从了建议,放弃了自己此前的一些常规活动。这样来看,他是正视了这些死亡威胁的分量,并试图躲避,然而还是没能逃过。”
当地媒体最新报道称,菲律宾警方目前已经锁定了三名涉嫌枪杀哈利利的嫌犯,三人均与毒品交易有染。
总统铁腕禁毒行动引争议
菲律宾人:禁毒以来安全感增高了
就在哈利利遇刺的第二天,7月3日下午16时30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北部一座城市,蒂尼奥将军市市长,现年57岁的博特遭不明枪手伏击,身中数弹,送医后不治身亡。
据《南华早报》报道,当时,博特正乘一辆灰色SUV轿车离开一座政府建筑,一名骑摩托车,持有手枪的男子隔着车窗,朝他近距离连射数枪。
▲博特遇袭时乘坐的车辆,当时枪手隔着车窗近距离对其连续射击 图自《南华早报》
总统发言人罗克(Harry Roque)表示,政府会不遗余力地追查此次枪击案的凶手。据悉,博特本人并不在“毒品官员”名单上,因此他的身亡与贩毒是否有关尚未可知。
事发后,当地参议院议员,前警局局长拉克松(Panfilo Lacson)表示,政府应当采取更严厉的强制管控措施,应对近年来日益上升的杀戮浪潮。“这一次次,一桩桩对于神职人员、检察官和政府官员的枪杀,是一种羞辱。”
然而,自从禁毒行动开展以来,外界及部分本国居民对于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的铁腕手段一直莫衷一是。不少人表示,反对所有地方官员在执勤时配备枪支弹药,对毒贩进行无差别的射杀。
▲杜特尔特在军营中检查禁毒中收缴的枪支 图自BBC
在过去两年中,一名17岁中学生在禁毒行动中被误杀,以及一名韩国商人被当地警察以“扫毒”之名绑架并杀害的类似事件,也先后在国内外引发轩然大波。
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影响总统杜特尔特禁毒的决心和力度。据BBC报道,2017年7月,杜特尔特履职一周年时,曾公开警告吸毒者,将对他们穷追不舍,直至“地狱门口”。
据菲律宾警方统计数字显示,自2016年7月,杜特尔特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已有4200多名毒贩在与扫毒军警枪战时身亡;仅2017年8月15日一晚,在缉毒行动中32人被击毙,成为展开禁毒战以来单日击毙人数最多的一天。
尽管饱受争议,但不少菲律宾人也承认,现在看来,国内的抢劫等案件的确显著减少,大街上的安全系数亦有所提升,杜特尔特本人的支持率亦随着菲律宾犯罪率的下降而不断攀升。
END
红星新闻记者丨翟佳琦 编译报道
编辑丨汪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