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时, 真的别再数“123”来警告了, 后果比打骂更严重
文|好孕姐
昨天跟闺蜜聊孩子教育的问题,她说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反思。她说:“我承认,我是个脾气暴躁的妈妈。为了避免打骂伤害宝宝,我也开始用数123的方式管教孩子了,但是看到孩子听见我数数时惊慌失措的表情,以及立马老实的反应,我其实心里更难受。孩子怕我,就像老鼠见了猫。”
其实,不仅我闺蜜,很多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时,都会先数数警告,我也一样。但是很多人都反映,这个数数的方式虽然可以让孩子少挨打,但是其被迫听话的表现更让他们心疼。
你家孩子犯了错你也在数“123”警告吗?父母要长心,这后果可比打骂更严重。
孩子受恐吓,心理害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也开始变成了用数数威胁孩子的妈妈,直到有一天孩子胆战心惊地对我说:“妈妈,你别数了,我听话。”我才意识到简单的“123”三个数,对孩子来说太沉重了。尤其是在听闺蜜讲完她的感受,我内心更自责了。其实,孩子怕的不是“123”,而是害怕看父母恐吓他们的表情,以及自己提前想象出来的不听话的可怕后果。父母数数的警告,对孩子是一种心理折磨,会让他们心理上感到害怕,这比打骂更严重。
对数字条件反射
我表姐也是个暴脾气,家人都劝她不要总打骂孩子。后来,她也学会了冲孩子喊“123”来警告他听话,而且她发现这个方法还挺有效。直到有一天,她辅导写作业的时候,说了一句:“来,先写1、2、3题……”她家孩子一激灵,说了句:“妈妈,我听话。”她才意识到,自己是对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心理伤害,才让他对数字产生了条件反射。一开始,我听她这么说,想了想那画面,觉得她是在跟我讲笑话。但后来仔细想想那孩子当时的表情,还有联想我女儿听到我数“123”时的表情,我觉得心特别痛。我们以为的让孩子少挨打的妙招,其实对他的隐形伤害更大。
反感你这种“伪善”方式
有一次,到同学家玩,听同学对她8岁的女儿说:“乖,你听话我就不打你了,尤其是在我数‘123’的时候,你别假装没听见啊。”她女儿没回答,但是我却看到她回了妈妈一个结结实实的“白眼”。那表情,有不屑、有嘲讽,让人看了心里直发毛。后来,我跟她女儿套近乎,想弄清楚她白眼的真正意思,免得以后也受我女儿的白眼。她女儿说:“哼,什么不打我,她就是伪善,用威胁的方式逼我听话,其实跟打我没什么两样。大人就是这样,就喜欢仗着自己大欺负小孩子。”听她说完,我真是吃了一惊。她女儿小小年纪,竟然把妈妈数“123”的目的分析得这么精准。说真的,作为妈妈我承认我数“123”的确是一种“软暴力”,只是我家女儿小,还没明白过来。如果她也长到我同学家女儿的年龄,估计也会反感我这种数数警告的“伪善”方式吧。
你对孩子数过“123”警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