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正经的: 金龙鱼, 已经濒危了
龙,存在于神话传说中,在东亚文化圈里,它常常是九种动物合而为一的形象——兔眼、鹿角、牛嘴、驼头、蜃腹、虎掌、鹰爪、鱼鳞、蛇身。
红龙鱼,颇有几分东亚龙的气势。
河中一霸
亚洲龙鱼,又名美丽硬骨舌鱼或金龙鱼,隶属骨舌鱼目骨舌鱼科。常见的金龙品系、红龙品系及青龙品系都属于亚洲龙鱼。
亚洲龙鱼自然分布区域为马来西亚半岛、菲律宾、印尼、柬埔寨、越南和老挝等地,这些地区雨量丰富,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从上到下依次为金龙、红龙、青龙三个品系。
如果你只见过清澈透明的水族缸中养着的龙鱼,那你一定很难想象野生环境下亚洲龙鱼的生活环境,因为它们实在是相去甚远。
野生环境下的亚洲龙鱼喜欢栖息在水温20℃以上、水草丰沛、较为浑浊、水流缓慢且底质为泥质的黑水河(blackwater river)中。这样的环境不仅可帮助它们躲避天敌,也方便它们伏击猎物。
黑水河。
亚洲龙鱼有着明显的上位口,这种“地包天”的口型代表着它们是水面表层的捕食者。凶猛的亚洲龙鱼会以小型鱼类、蛙类、鳌虾等水生生物为食,但它们似乎并不满足于此。
大概也听从了“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号召,亚洲龙鱼常常跃出水面一探究竟。没想到这一跃果然有用,它们成功地将蟋蟀、蝗虫、蜈蚣等陆生无脊椎动物纳入食谱。亚洲龙鱼的最大体长可达1m,体重可达7kg。
亚洲龙鱼的上位口。
对于拥有超大上位口及独特捕食技巧的亚洲龙鱼来说,在野外饿肚子或许不会成为烦恼,但对于它们那些被养作观赏鱼的兄弟姐妹们来说,太过活泼就未必是一件好事了。
跃出水面的习性使得饲养的龙鱼常常出现“跳缸自杀”的惨剧;另外,被食物卡住等因素还可能导致龙鱼出现“脱臼”现象。这些都是鱼友们饲养龙鱼时常出现的问题。
“我下巴掉了,快帮帮我。”
跳一支爱的舞蹈
凡事都有例外,就算是仪表威严、性情凶猛的龙鱼,也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一面。尤其在当它们肩负起繁殖的重担时,这种反差萌表现得淋漓尽致。
亚洲龙鱼有着十分独特且浪漫的繁殖行为。雨季的开始拉响了亚洲龙鱼求爱演出的序幕,雌雄鱼开始配对,进行一系列长达数周到数月之久的求爱行为。繁殖期间气氛暧昧的晚上,雌雄鱼相约来到水面,开始它们求爱的舞蹈——有时雌鱼在前带路,雄鱼在后追逐;有时雌雄鱼首尾相接,形成一个爱的圆环。
连鱼都要虐狗。
日复一日,雌雄鱼感情逐渐升温,直至情浓时,雌雄鱼并排游动,雌鱼排出她准备已久的橙红色卵子,随后由雄鱼提供精子。这场由亚洲龙鱼带来的系列求偶演出,
产卵与受精在短时间内完成。
求偶演出虽然结束,但对于雄性亚洲龙鱼来说,繁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它们需要小心翼翼地将受精卵含入口中,守护珍贵的后代。同时,雄鱼要保持口一张一合的动作,以制造富含溶解氧的水流。
不能捧在手心,就只好含在嘴里。
受精卵孵出仔鱼后,雄鱼会继续庇护它们的宝宝约7~8周,直到孩子们拥有游泳及自主生活的能力。
亚洲龙鱼口中孵化的仔鱼。
美丽的,也是脆弱的
相比于锦鲤这类老牌观赏鱼类,龙鱼被作为观赏鱼的历史并不能算久。上世纪50年代之前,龙鱼在一些地方还被当做常见的味道欠佳的食用鱼。50年代后期,龙鱼才开始被作为观赏鱼引入到水族箱中,之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逐渐风靡世界。
各种品系的龙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