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

2018-01-06 22:30:35 异性,相处,学会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他们便渴望与异性交往。男孩和女孩在一起,彼此的感觉总是美妙的,例如男女同学在一起踏青、过生日、划船、度假。孩子们渴望交上知心朋友,找到倾吐烦闷的对象。他们喜欢分享彼此的快乐,取得真诚的理解,寻找心灵的慰藉,交流学习中的问题。可以说,这是一种纯洁的友谊,但是如果孩子没有正确处理这份感情,不知道怎样与异性交往,友情可能演变成早恋。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与异性相处,使友情成为促进孩子健康向上的推动力。

青春期异性之间的交往对孩子有许多益处,家长应支持,同时提醒孩子学会自律。就像遵守交通规则可避免车祸一样,遵循异性交往的规则,可以避免很多烦恼、危机,使孩子顺顺利利度过青春期。

苏东上初二时,对同班一位女生产生了朦胧的好感。他们在一起写作业,一起上网聊天……总之,他们在一起感到愉快,一些平时很难的问题,只要经过他们的讨论,很快就能被解决。

不久,苏东的事情被爸爸妈妈知道了。那天晚上,苏东忐忑不安地推开家门,准备迎接一场家庭暴风雨。然而妈妈还像往常一样坐在客厅里看报,见苏东回来,妈妈高兴地张罗着为他准备晚饭。

饭后,妈妈把两张电影票递给苏东,说:“明天是周六,你拿着和女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吧。学习了一周,也该放松放松啦。”看着妈妈手里的两张票,苏东喜出望外。这时,妈妈风趣地说:“儿子,你可别把妈妈当作老顽固,有了女朋友还不让我知道,哼!还是你老师告诉我的呢。怎么,是不是你觉得女友品位不高,所以不敢带给我看啊?”

听了妈妈的话,苏东心里舒坦了很多,他把女朋友的情况告诉了妈妈:“她是我班的学习委员,成绩很好,英语成绩在班里总是排第一,人长得漂亮,性格温和。我数理化好,平时我辅导她数理化,她辅导我英语,互帮互学。”妈妈说:“哇,那个女孩好优秀啊,我喜欢她,有时间一定要领回来让我看看呀。”苏东点头答应了。

从那以后,女孩经常来苏东家做客,她把苏东的妈妈当成可以倾诉的朋友。苏东和女孩相处时也自然多了,他懂得自我控制。一段时间过去了,苏东的成绩明显提高。女孩在苏东的帮助下,数学和物理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中考时,他们一起考入了重点高中。

在高中,苏东和那个女孩仍保持着联系,但奇怪的是,他们之间的“恋情”已经转为正常友谊。

现实生活中,类似苏东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但是因为父母不同的处理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如果父母没有教会孩子正确地与异性交往,孩子可能会早恋。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早恋强行阻拦,很可能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后果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所以,父母应让孩子学会与异性相处,这是避免孩子陷入早恋困惑的最好办法。

第一,父母要认识到青春期孩子向往与异性交往,它是青春期身心发育的必然

与异性交往,是培养孩子正确的性别角色和健康性心理的必修课。孩子在青春期与异性交往的倾向明显,希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孩子在这一时期注重自我形象,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渴求得到异性伙伴的肯定与接纳。因此,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经常询问孩子对异性伙伴的印象如何,以了解孩子的情感倾向和想法。

第二,引导孩子懂得尊重别人是一种神圣责任,而不是仅仅以自我为中心

作为家长,不能总向孩子灌输异性交往的“害处”,而要公正地承认异性交往对孩子成长的益处。这是与孩子谈论异性交往问题的前提。父母应该支持孩子与异性交往,可以让孩子邀请异性同学到家里共同学习或聊天。但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与多个异性伙伴交往,让孩子尽量避免“一对一”的异性相处。

第三,青春期是学习自律的关键期,父母要让孩子在交往中自觉遵守规则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支持,是给孩子制定交往的规则,提醒孩子学会自律。让孩子遵循异性交往的规则,可以避免各种烦恼、危机、事故、犯罪等,使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媒体报道的案例或某些电视剧的情节,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孩子自我控制的意志力,可有效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被性侵害的不良后果。

在与孩子讨论异性交往的过程中,不必有什么禁忌,只要孩子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摆到桌面上开诚布公地讨论,必要时还可以查阅书刊或请教专家。

第四,教导孩子学会抗拒诱惑,明辨是非

一方面,父母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对待婚姻家庭、异性交往的态度会影响到孩子;另一方面,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学会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