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便秘那些事
大多数人有这样的经历
有时很尴尬
尤其是产后新妈妈
更有不可启齿的痛苦
防治是关键
许多新妈妈在产后都会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便秘。
产后便秘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①妊娠晚期子宫增大,腹直肌和盆底肌,被膨胀的子宫胀松,甚至部分肌纤维断裂,产后腹肌和盆底肌肉松弛,收缩无力,腹压消失,使肠蠕动缓慢,而致大便困难;②产后卧床过多,活动偏少,影响肠蠕动,也易引起大便困难;③产后饮食单调,过多地进食鸡鸭鱼肉,而新鲜蔬菜、水果、杂粮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摄取偏少,产生大便干燥秘结;④难产手术的会阴切口疼痛导致不敢做排便运动,导致便秘;⑤产褥期出汗较多也可引起产后便秘。
中医把大便比喻为“船”,大肠比喻为“河”,肠中津液犹如“河中之水”。产后大便困难,是由于产后气虚无力推送大便。血虚则肠燥津枯,不能润肠通便,河水干涸,船则无法行驶,犹如无水舟停。
为了避免产后新妈便秘,能做到以下几点,就可能避免便秘带来的尴尬!
适当活动
下床要尽早:生完孩子,一般都会感到很疲倦,家里人也总叮咛要躺着好好休息。但是,医生指出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的新妈妈,产后都应该尽早下床活动。这样对新妈妈的身体非常有益,尤其有利于子宫的恢复及恶露的排出,重要的是可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加强胃肠道功能、增进食欲、减少便秘、预防褥疮及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减少感染。
一般顺产的新妈妈产后6~12个小时即可下床轻微活动,第二天可在室内随意走动,而剖宫产的新妈妈则因为手术的原因应推迟下床活动,剖宫产的新妈妈在术后6小时内要绝对卧床休息,6小时之后也不可下床活动,可在床上活动,如翻身、侧卧等,第二天可在床上坐起,或轻微地起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尽早排气,避免便秘。
产后要尽早排便
为了预防产后便秘,新妈妈要重视产后第一次大便,不可因害怕伤开裂而不排便。一般情况下,产后2~3天内新妈妈会排便,但是由于产后肠肌松弛,腹内压力减小,会阴疼痛,产褥期出汗多等原因,产后第一次排便的时间往往会延后。新妈妈要避免忍便,以免导致便秘。
膳食调养
应选择含纤维多的食物,如糙米、玉米、韭菜、芹菜、蘑菇、草莓、梨等;选择含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如杏仁、核桃、腰果、瓜子仁等;选择能促进肠蠕动的食物,如香蕉、蜂蜜等,选择含有机酸的食物,如牛奶、酸奶、柑橘、苹果等;选择含维生素比较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大豆等;选择含水分较多的食物,如新鲜果汁等。同时要适量饮水,并遵循“少量多次慢饮”的原则。
已经便秘的新妈妈可以选择下面的食谱来改善大便困难的状况:
大麻仁粥:将粳米洗净加入锅内,添水及用纱布包裹的大麻仁,置火上煮,待粳米开火取出麻仁,至粥汁浓稠时关火,稍冷即可食用。此粥润肠通便,对产后便秘效果很好。
麻油红苋菜:麻油烧热,放入老姜片,炸至姜片两面起皱,放入红苋菜快炒,加入米酒水,煮开至软烂即可。此菜富含铁质,性温能补血,有促进肠胃蠕动、通便的效果。
蜜汁红薯:锅中加水,放入冰糖熬化后,放入切成粗条的红薯及蜂蜜,烧开后,弃去浮沫,用小火焖熟,待汤汁粘稠时盛出,再浇上原汁。此菜能使大便通畅易解,民间多用。
中药调理
新妈妈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中药来治疗产后便秘,如下方就较常用:
炒山楂12克,当归20克,熟地黄15克,肉苁蓉10克,玄参10克,火麻仁12克,大枣6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或生白术15克,生地30克,枳壳6克,柏子仁15克,甜杏仁12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
新妈妈在产后只要注意劳逸结合,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待腹肌和盆底肌恢复后,大便困难自然会慢慢缓解,无需过度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