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难养, 一切都是家长作茧自缚的结果

2018-01-03 20:21:27 作茧自缚,一切都是,难养

每天在幼儿园接到众多的“投诉”,无一例外都是宝贝在家不配合的现象,小到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那些关于性格方面的约束更是每个家长关注的焦点。大家都对自己的宝宝有一种无力感,仿佛唯有依靠老师的威信才能成功让孩子回归“正途”,为什么如今的孩子如此难养?

今天幼儿园举行了亲子活动,很多家长参加后留在幼儿园体验生活。本来平时积极、活波的孩子此刻在家长面前却变成了牛皮糖,端着饭碗却在不停扒拉。有一个小朋友甚至抢夺奶奶手中的饭碗,奶奶竟然温顺地给了孩子,一旁观战的我真正是忍无可忍“宝贝,奶奶不用吃饭吗?没看到大家吃的是一样?”听到老师出言警示,孩子才赧赧然送回去。我不知道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不过看他如此轻车就熟,必定做过多次,难道家里容忍孩子如此“胡作非为”?奶奶倒是也有“反抗行为”,不过是笑骂一句“你就喜欢胡闹”。

同样是管教孩子,丁丁妈妈的方法很值得借鉴。众多的家长围在一起交流,丁丁却钻进来大声说唱,顿时大家面有尴尬,因为每个人都是忙里偷闲,并没有时间看孩子表演。丁丁妈轻言细语制止孩子,孩子正在兴头上全然不顾妈妈的警告,这是妈妈迅速把孩子带离现场,母子二人来到空白的地方。我以为她会批评孩子,没想到她一本正经坐下来让孩子继续表演,当孩子完成之后才告诉他:宝贝,教室里大家在忙重要的事情,你刚才的行为会影响他人。我知道你想告诉妈妈,你学到新的舞蹈,看过之后妈妈觉得你的进步真大,下一次记住要在合适的时机展示。

丁丁妈用行动告诉孩子如何遵守规则,教会孩子做事要关注他人的感受。同样是不打不骂,孩子既知晓事理又制止了不妥行为,有这样睿智的妈妈,宝贝何尝不是越来越优秀。

很多人抱怨:如今的孩子越来越刁钻,连基本的穿衣吃饭都成老大难,要想孩子好好吃顿饭,家长都要使出浑身解数。造成这种现象的源头还在家长身上,自古以来寻食填饱肚子是动物的本能,因为我们过分担心反而让本能退化了。倘若孩子还在襁褓之中,父母确实应该殷勤照顾,当孩子有能力拿起碗筷的时候,就是父母放手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的孩子急于展示自己,会拼命表现出来,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做不到尽善尽美就拒绝给孩子动手的机会。若是错过这个机会,孩子学会了“偷懒”,你就要花费大量的口舌从头开始。

孩子远比我们想象中要能干,父母的羽翼能给孩子多久的庇佑呢?终究有一天我们必定要放飞孩子远翔,与其到时候四处打点给孩子铺路,倒不如从小历练孩子。小苦不吃吃大苦,难养的孩子都是父母精心培育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