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全神贯注地学习

2018-01-03 20:35:01 全神贯注,学习,如何

来源于企鹅号:东方家长汇

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

欢迎来到我的大鱼号~我会每天给大家推送各种优秀的文章。您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可以在文章的下面任意评论和吐槽!

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和老师总会不厌其烦地告诫学生:“学习要认真,要全神贯注,不能分心。”其实如何做到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学习,很多老师和家长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这个话题上一周和女儿刚刚聊过,整理一下,给有兴趣的家长做一个参考。

孩子小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是为了交给孩子更多的知识,或是让孩子经历和体验更多的事情,无论孩子在家或是出外,都极力引导孩子去记忆、体验、尝试和感悟外界的事物。就这样做了一天又一天,教了一年又一年,东西学了不少,但孩子的心再也静不下来了。等到孩子长大了以后,孩子的眼耳口鼻手每时每刻都处于兴奋状态,习惯性的去发现身边有兴趣的事物,眼好色,耳好音,鼻喜气味,口贪味道,一天到晚,一刻也不能静止,各种感觉器官把心思勾引得是浮躁不安,一刻也不能安闲,心如猿猴,意如奔马,狼奔豕突,杂念纷飞,一瞬间也停不下来。等到上学该静心听讲的时候,教室外的一个景物,教室内的一个声音,空气中的一丝气味,老师举的一个事例都能引发孩子的浮想联翩,神思飞扬。

这样的心理状态,想学习好非常艰难,那如何才算认真学习,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其实只要能够把控自己的念头就可以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非常艰难,它需要长时期的锻炼。因为人的念头和语言一样,都是一个线性模式,语言一次只能发出一个音,念头也一样,一个时间点只能出现一个念头。我们平时说的三心二意,只不过是形容短时间内念头在不断变换,并不是说同一时间内可以有几个念头同时涌现。有些人同一时间内可以做两件事,但这两件事一定有一件事情是习惯性的动作,比如像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电视不能太精彩,织毛衣也不可变针,如果电视太精彩,或是内容过于复杂,织毛衣的动作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如果需要变针,变针时电视节目也必须停下来不看。

也就是说,我们的念头,不管如何复杂,如何跳跃,每一个时间点都只能保持一个念头。不是学习的念头压住杂念,就是杂念压住学习的正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用学习的正念不断去排挤和覆盖由各种感官和无意识引发的无尽的杂念。欧洲人有句谚语叫作:如果要让一块地不长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佛教中有一个净土法门,修行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天到晚不停念诵“南无阿弥陀佛”,让这一个念头堵死所有的念头。欧洲人的意思和佛教的修行方法其实是一致的,那就是用一念代万念,用正念压邪念。

正念,过去的老年人叫“囊气”,古今文化人都叫立志气。说得白话一点也就是心里一直揣着一个正能量的念头,经久不忘。一有杂念和懒惰心理,心里马上就想这个正能量的念头,让心中的这个正念(志气)马上把杂念给驱除掉了。如果没有这点正念,或是心念任由外面的事情引导,那心中就会出现心猿意马,杂念纷飞的情况,不只是孩子,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

为了能让我们心念专一,我们必须找一个正念并经常把它保持住,最好的方法就像和尚念阿弥陀佛一样经常念诵一句对我们自己有鞭策作用的名言警句,并不断反省检查自己是否有杂念产生了,如果念头跑掉了或是被外面的事物吸引走了,我们就应该及时念诵那句励志名言把念头拉回来。只要能够自我反省,其实你会发觉,只要发现心中有杂念,杂念也就瞬间消散了。这就叫:“不怕杂念起,就怕发现迟”。很多孩子在学习中很容易走神,其实是被自己的一些杂念吸引走了,只要学会自我检查自己的念头,这些杂念很容易就会消散,进而转入认真听课的状态。经常这样做,还可以使孩子的精神状态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不至于让他自己一直慵懒下去。

因为孩子们容易分心,所以家长在一些细节上还应该注意,孩子的学习桌周围最好不要放置孩子的玩具,更不要给孩子买带有玩具性质的文具,这些都很容易把孩子的念头给吸引走。同时进入到专心学习的状态很不容易,家长最好不要无事献殷勤,一会儿端茶,一会儿送点心,搞得孩子不能安静,与其说是关心孩子,倒不如说是给孩子添乱。

刚才讲的都是内心的意识活动,其实聚精会神外形上也需要注意。神在何处?有人说心,也有人说大脑,其实都不是,神在眉心。眉心处中医叫印堂穴,经常按摩,有宁心安神的效果。佛教把此处叫天眼。道家称此处为上丹田,也是道士修炼时的一处重要玄关。民间把这个区域称为心眼。俗语总是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或是“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其实我们可以试验一下,转眼珠时起拉动眼珠作用的还是眉心的肌肉。如果我们需要深思问题,就需要把眼光下垂,眉头轻锁,把眼耳口鼻手上的注意力收回,并将它们全部集中在眉心就行了。

我的形意拳老师常说:“天下有两难,读书和打拳。”因为两者都需要用心如一,神不外散。如果把外部的动作加上内心的意识专一,就可以称之为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了。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境界是什么样的,就像是回头急匆匆找我们丢失的东西,就像是要扑灭我们身上的火一样,就像是从危险境地逃命一样……这样才叫全身心的投入。如果能做到这样,不只是读书和打拳,任何事情都可以轻松拿下。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只要坚持去做了,一定会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

一颗孤独寂寞的心需要关注来抚慰,我需要关注,因为关注让你我更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