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晾西晾, 宝宝吃了不烫
“吃饭了,爸比带娃去洗个手过来吃饭”做好饭,摆桌坐定后我常常会如此召唤我们家的爷俩过来吃饭。但是最近,我们家的那个小朋友总是会拒绝洗手或吃饭,而且总是没由头的哼唧、来回转圈、躲藏……反正就是不好好配合你,总归要好一会儿磨蹭。我也知道这许是 'terrible two' 惹的祸,所以也就不太慌,可是我忘了还有个‘人无完人’呢。
一开始我还会好好劝劝,与他周旋,可时间长了就有点耐不住性子,总会不禁高声道:“你到底吃不吃?不吃算了!”小朋友一看形势不对就会慢吞吞爬上凳子坐定说:“吃,吃。”接下来,因为还有个小月月要照看,我会自然而然急匆匆地扒完饭,然后花式引诱督促他,“好好吃”、“快点吃”、“不吃了?不吃了妈妈把饭收了去?”、“你到底吃不吃?不吃下去玩吧!”……,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样的话语气氛变成了我的日常,更不知道自己这一天天的都在急什么。
直到那一天,天朗气清,整个冬天被霾在屋子里的我们都心动了,所以宝爸建议我带着小朋友出去遛遛,我也很乐意地包裹严实就带着他出门撒欢了。不知是我孕傻的厉害还是太久没出来变大意了的缘故,由于我没能及时反应,致使孩子出意外了。从来都害怕荡秋千的他跑过去撞在正荡起的秋千架上,直接被弹回后脑勺着地躺倒……等我再扶起宝宝的时候他已经满口血了。因为看到他是嘴部撞上的,我想着嘴里的伤口最多流点血,应该没大碍。所以当宝宝疼得撕心裂肺往我怀里钻的时候,我只是想着用纸巾把流出的血吸干净应该就好了。但没多久宝宝平静了些后我才看了一眼他的门牙,猛地一惊,发现他的两个门牙已经凹陷进去了,牙根处似乎已经断掉了……我的心被提了起来,赶紧电话宝爸带他去医院。因为还要看小月月,所以我就留守家里。这个时候,我想我能做的只有等待,也不能不停地电话询问,生怕耽误或打断宝爸的进度。
一下午的等待,让心急如焚的我是碾转反侧、坐立难安:这么小的大宝出这么严重的意外,而一直与他形影不离的我却偏偏没法陪在身边。心紧了又紧,冷汗出了又出。终于,门铃声响起,他们回来了。我开门,宝爸说牙根可能断了,可能要拔牙……一下子我就蹲下来心疼地流泪了,小朋友这时却不紧不慢走过来从后面抱着我奶声奶气地说:“我抱抱你,你就不哭了吧。”我转过头看着他:嘴巴周围和外套上还有未擦干净的血渍,脸上还有未消散的惊恐,眼角却早已没有了泪痕。我把他深深地埋入怀,问:“告诉妈妈,疼不?”“不疼了”,说着他就走开去玩了。我站起来问宝爸:“娃被吓得不轻吧?看医生时他哭没?你看过他的牙没?”“没,都不肯开口,一直紧闭着。哄了半天。”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宝爸心里都自责难受不愿多开口。而小朋友的嘴里满嘴血腥味,上嘴唇连牙龈都是肿的,怎么劝都不愿意张口。这种情况下他只能进流食,我们俩也只能尽力给他提供各种各样的流食:榨果汁、打米糊、熬稀饭……其实吃了光是跑厕所,吃不饱的。但小朋友却不哭不闹,只是不停地说:“妈妈,吃东西,我要吃东西。”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吃啥,只是不停地要。我也只能一遍一遍地清洗机器不停地换着配料制作流食。前两天一直用吸管进食,到了第三天消肿了些我才恍然大悟似的想起该给孩子吃些稍固体的,这才想到了白米粥。
以前熬了粥都是盛出来晾晾让他自己吃,如今这种情况我只能用小勺让他微张口给他喂,生怕碰到他那几颗伤了的牙。他爬上桌,我去盛粥,可是粥端上来,还没开始喂我就已经鼻子酸了,强忍着泪水送了一勺子过去,还担心他怕疼不愿张嘴呢,他却说道:“还没东晾西晾呢……”我听了心里一愣,又是好笑又是心疼地想:很久没给他喂饭了居然还记着这个,而且都伤成这样子了还想着(讲究)这个。所以那一碗粥,我是每喂一口之前都会耐心地说:“东晾西晾,宝宝吃了不烫,不烫不烫。”而且还会重复几遍,毕竟发炎的伤口也见不得热东西。而小朋友也会跟着我附和,然后小心翼翼地张嘴把粥咽下去……这碗饭,他吃的很慢,而我也没有要催促的意思。我们就这么一遍遍重复着:“东晾西晾,宝宝吃了不烫,不烫不烫……”
不管是因了小朋友的依恋撒娇,还是由于我的愧疚感疯长,他的那句还没东晾西晾呢惊醒了我并且久久在我心头萦绕。我平时到底在急什么躁什么呢?所以,这么一碗饭喂完后我只有一个想法:对孩子耐心些,再耐心些;好点,再好点。
不着急,慢慢来。你看:他被撞成那样不也是反过来安慰你么;怕你为难就算把送到口边的饭生生咽下去也不会说我疼我难受的么;他伤了,就算怕疼吐字不清,却也在你还没缓过劲来时唱起歌了么。你再看:以前帮他穿衣,他从来不会伸手出胳膊配合你的;以前帮他洗澡,他从来不知道你说的头昂起来是什么意思的;而且以前他着急,也不会模仿你的腔调扯着嗓子说:你到底&~*?……他,只是看起来成长的慢而已。所以,珍惜缘分,收敛脾性,耐心陪伴。他是可爱的小天使,你不温柔对待岂不辜负他来陪你这一程所遭受的辛与苦?
谨以此文提醒自己戒急戒躁,修炼自我,努力做个好母亲,让孩子的成长过程少一些来自亲密关系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