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总是哭泣? 或许是这几个方面出现了问题

2018-01-04 12:22:18 哭泣,或许,方面

宝宝哭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哭的太频繁就容易让爸妈觉得心烦。婴幼儿早期还不会说话,唯一的表达方法就是哭泣,婴幼儿并不会平白无故的哭闹,所以哭声实际上是蕴含着许多意思的,并且多半与爸妈的护理方式有联系,所以快速找到宝宝哭泣的原因就显得非常关键。如何才能快速了解宝宝哭泣的原因呢?各位家长可以尝试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吸入大量空气时

宝宝进食时难免会将一些气体吸入胃中,但是婴幼儿的胃部空间有限,如果有过多的气体进入其中,宝宝就会因为胃部胀气而感觉不适,很可能会用哭泣的方式来引起父母注意。当爸妈在给宝宝喂奶后发现宝宝哭闹时,多半可以判断为宝宝胃部不适,爸妈可以通过轻轻拍背或按摩的方法帮助宝宝顺气或打嗝将气体排出,这样做宝宝会舒服很多。

2、衣着不适时

有许多家长都容易在这个方面犯错误,尤其是在冬季。冬季气温较低,爸妈经常会给其穿上厚厚的衣物来避免着凉,殊不知这样穿反而容易生病,穿得太多会让热气无法外散,宝宝一出汗就更容易着凉,同时宝宝也会反抗性的哭闹起来,如果爸妈在冬季给宝宝穿衣服后,宝宝不停哭闹,就要考虑是不是衣服穿太多了。

3、纸尿裤使用时间过长

由于婴幼儿对于排便的控制能力还不够成熟,纸尿裤就成为了日常必需品之一,它独特的吸水设置让爸妈照顾宝宝时更加方便,但有时就是因为这种方便,爸妈却疏忽了更换尿裤这件事,导致使用时间过长,让宝宝的屁股长时间觉得潮湿,宝宝身体出现不适自然会发生哭闹,所以建议爸妈在照顾宝宝时,尤其是更换尿裤这一方面,每隔2小时左右要检查一次尿湿情况,避免潮湿感给宝宝带来不适而哭闹。

4、饥饿感引起的哭闹

这是爸妈最容易理解的哭闹原因,宝宝肚子饿就会哭喊着要吃的,所以比较容易判断,不过喂养过程中切不可让宝宝进食过度,宝宝还不具备判断自己食量的能力,看到食物就会毫不犹豫的吃进去,如果爸妈在食量方面不好好把关,宝宝的胃部就会被多余的食物给撑大,容易导致宝宝腹胀,严重还会出现消化问题,到时候哭闹的原因就不好判断了。所以建议各位爸妈,喂养宝宝时要尽可能将喂养时间和食量固定下来,根据宝宝的成长情况实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