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糖”“甜宝”这些好听但或许有毒的食品你吃过吗?
随着节日的临近,食品市场日益丰富,可一些不合格食品也借机流进了市场。但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鉴别能力,仔细看一下商品成分和标识就不会受骗上当。
我们日常了解到的如山梨酸钾超标、铅超标、糖精钠超标的食品,那么这些究竟对人体的危害多严重?
先说一下山梨酸钾。山梨酸钾是一种防腐剂,如果超标严重,并且长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肝脏的健康。
山梨酸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酱菜、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作为不饱和酸,也可用于树脂、香料和橡胶工业。
山梨酸(钾)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并保持原有食品的风味。
下面这些食品建议还是少吃为好:
蜜饯、酱菜类食品大量使用甜味剂,普遍使用防腐剂,而且多数没有在标签中明确标注所使用的添加剂,问题较多,质量不稳定。消费者应适量,适度食用蜜饯食品,尤其是话梅,陈皮类蜜饯,其甜味剂含量较高。特别是儿童,孕妇等人群不宜食用蜜饯类食品。
铅超标:铅是已知毒性最大、累积性极强的重金属之一,长期蓄积于人体,严重危害神经、造血系统及消化系统,对婴儿的智力和身体发育影响尤其严重。儿童铅吸收率高达42-53%,约为成人的5倍,而排铅能力只有成人的30%。所以我们平常一定要注意远离这些含铅食物。
含铅食物主要是爆米花、松花蛋等。食物中含铅量过高会损伤大脑,引起智力低下。有的孩子常吃爆米花,由于爆米花在制作过程中,机罐受高压加热后,罐盖内层软铅垫表面的一部分铅会变成气态铅。皮蛋在制作过程中,其原料中含有氧化铅和铅盐,铅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多吃皮蛋也会影响智力。孕妇饮啤酒过多,液体中的铅会通过胎盘到达胎儿大脑,损伤智力。
此外,还有一些不是入口的,但经常接触到的东西也会让铅侵入我们的身体,尤其是孩子。比如彩印的食品包装、油漆类物品、含铅化妆品、染发剂、被铅污染的衣物、汽车尾气、含铅药物;点含铅的蜡烛,特别是点有香味的和慢燃的蜡烛等。其中对于平时与铅很少接触的成年人来说,使用不合格的彩釉餐具可能是导致体内铅含量超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合格瓷器的铅、镉等重金属极易从外表美丽的釉面中溶出,给人体健康造成慢性危害。陶瓷饮食器具一般通过上釉装饰其表层,其中存在铅、镉等重金属,当遇酸性食物时,质量差的产品就会有过量的铅、镉溶出到食物中。
多方面预防铅中毒,首先在饮食上不能把报纸等印刷品用作食品包装,用食品袋盛装食物时,应避免袋上的字画、商标直接与食物接触;在居住方面,尽量不要采用含铅油漆装饰家中的墙壁、地板和家具等,否则,一旦漆屑剥落,油漆中的铅极易造成居室铅污染。尽量选用无铅化妆品、染发剂等。此外,不要在汽车往来多的道路附近散步,因为汽车尾气和道路周边的土壤中就有大量的铅存在。适量补充维生素c不仅可补足铅造成的维生素c耗损,减缓铅中毒症状,维生素e可以抵抗铅引起的过氧化作用,补充维生素d则可通过对钙磷的调节来影响铅的吸收和沉积。
适当吃些驱铅食物 很多天然食物都具有一定的防铅和驱铅功能。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可与铅结合形成不溶物,所含的钙可阻止铅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铅形成可溶性复合物随尿排出。海带中的碘质和海藻酸能促进铅的排出。大蒜和洋葱头中的硫化物能化解铅的毒性作用。沙棘和猕猴桃中富含维生素c,可阻止铅吸收、降低铅毒性。食物中含有一些无机阴离子或酸根如碘离子、磷酸根离子、钼酸根离子等都能与铅结合,促使其从大便中排出。这些营养素富含在水果和蔬菜中,因此,铅接触人群应多食用水果蔬菜。
糖精钠超标:从化学角度来看,糖和糖精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只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都带有甜味,是一种甜味剂,为增强炒货食品的味觉效果,糖精钠通常被用在这类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一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赚取暴利,在饮料、果脯甚至专供儿童消费的果冻等食品中,普遍使用对人体有害无益的糖精来代替蔗糖,但在食品标签上却不作任何明示,或冠以“蛋白糖”、“甜宝”等美名掩盖使用糖精的事实,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已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的密切关注。
糖精钠超标,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少年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肝脏代谢排毒能力相对较弱,危害更加明显。
还有一个也是人们普遍消费的就是酒。酒精度是酒类产品的一个重要理化指标,标准酒度是指在20℃条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酒精。标准酒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此法,或用缩写GL表示。
含量不达标主要影响产品的品质和香型。酒精度不合格可能是个别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格或生产工艺水平较低,无法有效控制酒精度的高低;也可能是储存时间过长或销售环节滞留时间太久。